商戶:租金上調舖面縮少
街市翻新後,租金亦有調整,但在價格監察下,商戶未能將成本反映在售價上。經營水果檔的劉先生指,街市翻新後租金較以往稍貴。雖然顧客數目的確增加了,但由於物價監察計劃,加上街市的競爭比之前大,所以不敢標價太高。因此生意額反而下跌約兩成。
做水電工程的譚先生則表示,舖租由二萬六千元升至二萬八千元,但新舖面積由三百呎減至八十多呎,呎價變相加價四倍。他表示,簽約前獲告知舖位有百多呎,但收舖時才發現只有八十多呎。他曾經向領匯投訴,希望可以減租,但對方表示租約沒有寫明面積,所以不能減。由於他簽了兩年租約,只能繼續做下去。舖位面積減少,令譚先生可以擺賣的貨品少了。本刊曾就此向領匯查詢,,但截稿前仍未獲回覆。
另外,對於水電工程而言,顧客使用八達通的機會少之有少,但租約規定所有商戶均需要安裝八達通付款系統。因此,即使八達通使用率不高,譚生仍需每月為八達通機繳交四百多元的行政費,他覺得有點不公道,形容為「白交」。
另外,經營紙紮舖十多年的劉太,於街市翻新前,以月租一萬五千元租用一個小舖。翻新後,以舖租每月三萬租用一個稍大的舖位。她指以前有另一間紙紮舖,翻新後就只有她一間獨市生意。不過,雖然沒有競爭,但在生意額方面,她只能賺到微利,又認為現時的人流是假象,要等區內另一個正在翻新的天盛街市重開後,才能知道真正的營商環境如何。
不過,亦有商販表示生意好了。經營食品雜貨店的曾先生表示,裝修後,他感覺人流多了一倍,雖然舖位由原本的七百多呎縮至百多呎,但生意比之前好。菜檔員工亦認同:「之前四點才開始有客人,到六點左右就開始沒有人。但現在,三點開始就有人,到七點多都仍然有人來買菜。」
新式街市料成趨勢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這類新式街市是一個社會進步,領匯所走的方向正確。他認為天瑞街市裝修後加租是合理的,但領匯有責任替商戶找生意。他又認為同區的天盛街市重建後,能與天瑞街市產生協同效應,吸引更多區外人前來,能「整大塊餅大家賺」,對商戶和居民都有好處。但他同時認為,街市的價格控制於市場上比較少見,相信背後另有原因:「因為領匯的街市以往是裝修過後物價就升,也趕走很多小商戶,我想它也是想重建形象。」他建議領匯若要長遠發展,可以引入一點比較大或有特色的商舖,吸引區外的市民前去購物。同時,也需要設法幫助一些經營了長時間的小商販繼續經營,不要趕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