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家庭 聽不見的愛

編輯│梁倩君 記者│潘樂遙 攝影 美術│張曉莊

早前一名十四歲少女在金鐘「連儂牆」上用粉筆畫花遭警方拘捕,其後警方向法庭申請兒童保護令,少女因父親為聾人而被考慮送入兒童院,此事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令大眾聚焦在聾人父母是否有照顧子女的能力。聾人家庭以手語為母語,育成獨特照顧子女的方式。子女嬰兒時期,父母睡覺時整晚「孩子不離手」,雖然聽不見哭聲,但子女稍有動靜就能立即察覺;父母說不了床邊故事,就用錄音機代哄子女睡覺。心意不能用聲音傳遞,但對活在無聲家中的健聽子女而言,打手語是與父母之間最自然、直接、親密的交談方式。

聽不見子女哭聲

陳太(左)懂得讀唇,所以女兒陳嘉詩(右)與媽媽聊天時會手語和口語並用。
陳太(左)懂得讀唇,所以女兒陳嘉詩(右)與媽媽聊天時會手語和口語並用。

同為聾人的陳生和陳太育有一對健聽子女,長子已出來工作,幼女陳嘉詩則就讀中三。陳太認為聾人照顧子女比健聽人士遇到較多困難,尤其當子女還是嬰兒時。晚上,健聽父母會被孩子的哭聲吵醒,起床照顧;陳太聽不見哭聲,寂靜的環境令不安感更大,怕孩子肚餓,怕他生病,更怕他被被子蓋住窒息。她睡不安穩,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醒過來,看看孩子有沒有不適。與孩子同床而睡,母子依偎著,感覺孩子的動作,他們稍有異動就能立即察覺。母子同床,直到子女小學一年級才分開睡。

長子幼年生病時,陳太看見孩子哭得很厲害,帶他去看醫生。但她聽不見說不了,又沒有手語傳譯,就用紙筆跟醫生溝通,醫生亦難以短時間內說明一切,只能靠當場檢查診症。直到哥哥長大,能當翻譯了,陳太帶幼女看病時,語言上的障礙減少了:「哥哥很疼愛妹妹,聽見她哭就來拍我,帶妹妹看醫生時,他又會幫忙翻譯。」陳太覺得聾人照顧子女困難雖多,但總有應對方法,照顧水平不會比健聽父母差。她會用錄音機代說床邊故事、播放詞語的教學影碟讓子女熟記默書內容,但管教子女陳太就親力親為,堅持用手語與子女溝通。

手語就是母語

陳嘉詩最喜歡跟父母去旅行,一家人玩得樂極忘形時,甚至忘記了父母是聾人這回事。
陳嘉詩最喜歡跟父母去旅行,一家人玩得樂極忘形時,甚至忘記了父母是聾人這回事。

陳太在子女差不多一歲時開始教他們簡單的手語,初時遭老爺和奶奶勸阻,老人家擔心如果陳太用手語和子女溝通,將來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變成啞巴。但陳太認為親子間的交流很重要:「如果他不懂手語,就不能和我溝通。」故她堅持要兒子同時學習手語。後來兒子口語表達比手語更佳,兩位長輩明白手語不會影響孩子的口語發展;所以到陳太的幼女出生時,他們已沒有阻止陳太教她手語。子女犯錯時,由於陳太不能開口責罵子女,故她更嚴厲管教:「他們做錯事就要打,以後才不會學壞」。

子女升上中學後,陳太在照顧子女和溝通上已沒有困難,反而子女漸漸成為她的翻譯助手。現在兩母女逛街買衣服時嘉詩會幫忙「討價還價」,一家人看沒有字幕的新聞報道時嘉詩也會即時傳譯。訪問陳太的過程中,每當有手語翻譯員不明白的地方,女兒便立即幫忙解釋。

雖然嘉詩和父母一直用手語溝通,但她不感到自己與其他人有異,反而會更獨立:「我很少會依賴父母,因為他們都聽不見,所以都會自己處理(課業)……就算我的父母不是聾人,我的生活也差不多。」健聽的人對話時靠聲音便能傳遞訊息,嘉詩指聾人一定要面對面才能對話,這反而令她和父母的關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