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家庭 聽不見的愛

背負沉重家庭責任

有些聾人子女的成長路平坦康莊,最多只有一些碎石,靠父母及外界幫忙便能跨過。可並非每個人都如此。甫踏入社會工作的聾人子女阿敏(化名),自小學五年級開始就扛起沉重的家庭責任,父母簽署授權書117family_6讓她代表父母處理很多雜務。十歲就「扮大人」去開通電訊、網絡服務,還要打招聘電話幫父母找工作。
回想自己年紀輕輕便要獨立處理一切,阿敏直言當時很辛苦,每天醒來就只想起家裡未處理的事,壓力非常大。在小學六年級時,曾經萌生自殺的念頭:「跳下去就一了百了,甚麼都不用負擔。」
幸好阿敏當時遇上一位老師主動開解,宗教信仰讓她漸漸肯定自己的價值,成長環境也令她愈來愈堅強獨立。最終阿敏花了三年時間慢慢接受自己要處理的家事,樂意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有時甚至反過來擔心父母工作時會否被人欺負:「小時候父母照顧我,現在由我照顧他們。」

立志成聾人社工

由於阿敏體會到聾人家庭面對的困難,因此她在中學時便立志要成為聾人社工。阿敏認為,健聽人士對聾人存在誤解,例如覺得聾人不能說話,所以管教不了子女。其實聾人父母用手語責罵子女的狠勁不遜於健聽人士,他們責罵時手語加兇惡的表情,同樣會令子女害怕。別以為只要她不看著父母就可以避開責罵,阿敏笑言:「他們生氣時會發出『喉嚨聲』,很恐怖的,你們沒有經歷過而已。」「喉嚨聲」就是聾人激動時會發出的聲音,因為聾人自己聽不見,所以往往難以控制其聲量。

阿敏覺得聾人父母不會因為說不了話,而不能和子女溝通。對聾人子女而言,他們最早學會的溝通方式是手語,而非說話,所以用手語和父母交流是最自然的:「我和媽媽在街上用手語說秘密,也不會被別人知道」,即使和父母在街上打手語遭人歧視,阿敏一點也不介意,反而覺得手語很特別。

言語訓練 認識聾人文化

香港聾人協進會副行政總監黃俊文表示,有些聾人子女因為一直用手語跟父母溝通,語言發展能力較慢,所以中心義工定期為這些子女提供語言訓練,令他們多聽多講,在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學會語言技巧。部分聾人子女和父母關係不佳,需要接受輔導,他們便會向子女解釋父母需特別照料,因為爭吵有時源於誤解,例如聾人說話較直接、表情較誇張等,希望有助子女和父母溝通。

117family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