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也可當「華佗」?

夢想工作 蛻變領袖

靜雯到沙田醫院作日間治療時,得知由香港心理衛生會與沙田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職業治療部合辦攝影治療療程,甚感興趣,於是便參加了。一期約七個月,只收象徵式費用二十元。每一期的攝影治療都有特定主題,靜雯參與的第二期主題為「夢想工作」——學員要分享自己的理想工作,再參觀「夢想工作」的場地和攝影,愛畫畫的靜雯選了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她發現殘障人士也能成為香港展能藝術會的註冊藝術家,於是她決定自薦,最終成為註冊展能藝術家。靜雯開懷地說:「幸好有這個活動,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夢想。」

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會用學員參加治療前後的照片作對比,再邀請學員分享。靜雯參與攝影治療前拍的照片,讓人感覺悲傷:「以往我不喜歡拍攝香港繁華的一面。拍出來的照片,像是在監牢看窗外的風景,反映當時會把自己藏起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卻沒有勇氣走出去。回顧這些舊照片,就是解讀自己的過往。」現在靜雯鏡頭下的世界拋開了昔日的灰暗,色彩繽紛。

香港心理衛生會的訓練及就業服務中心(新界)服務經理黃基舜是攝影治療的負責人,他表示靜雯參與治療後,變得積極合群,例如在小組製作畫冊時,由於靜雯有藝術創作的經驗,便成了小組領袖,從被動變為主動。另外,攝影治療能讓社工們更清楚學員的想法和願望,如協助靜雯達成她的夢想——舉辦個人展覽,圓她的藝術家夢。

health3中風病人也攝影 活在當下

攝影治療亦幫助不少中風或腦病受損的病人。在過去一年,醫管局轄下的舂磡角慈氏護養院,透過製作生命相簿,教導院友回顧過去、活在當下。

現年六十多歲的瑋明,坐在露台上,打算用裝在輪椅上的數碼相機,捕捉海上的一艘船。瑋明二十九歲時,在懷孕期間中風,雖然嬰兒無大礙,但瑋明說話和行動變得緩慢,自此與輪椅為伴。她在護養院生活了二十多年,雖患病但活得開心,特別是她接觸了攝影治療的七個月:「從來沒有留意,天台的花是這麼的茂盛。現在每當看見美景,便會用相機拍下。我把專注力放到攝影上,就沒有力氣想不開心的事了。」瑋明帶著笑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