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徽章 記載歷史
和譚志成相似,35歲的王裕豪在四年前開設Facebook專頁「Badges Story」,展示他所收藏的英國徽章,以及分享他特別感興趣的英國軍事資訊。不同的是,他亦設計各種具英國特色的產品,如印上英女王頭像的汗衫,並借專頁宣傳,吸引有興趣的人購買。
曾希望參加英軍的王裕豪,成年時正值回歸,未能圓夢。所以在21歲時加入香港航空青年團,從中學習更多英國空軍的軍事知識,至今已經參加了十一年。他說:「徽章能反映軍隊文化及香港歷史。」他在中三時買下第一枚啹喀兵徽章,之後便在古董店內「尋寶」、與其他收藏家交換徽章,甚至在中學時就透過海外郵購來收集徽章。王裕豪笑說:「我不是戀殖,只是覺得英國殖民地歷史是香港歷史的一部份,不需要刻意清除。」
80後看「去殖」
譚志成認為政府應該實行一些惠民的去殖政策,例如把代表特權階級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和行政長官別墅改建為公共空間,讓全港市民都可享用,而非著眼於遮蓋舊郵筒上的皇冠標誌等無人受益的去殖。
王裕豪則認為政府現在的去殖手法很愚蠢,清除殖民地時期的文物,令一個多元文化背景的城市變得單一化。他表示:「人民不會因為一個殖民地時代的標記而不支持現今政府的執政。最重要的是政府能做好現在的工作,比以前港英時期更好。」
「崇優」非「戀殖」
專欄作家陶傑曾在英國華威大學修讀英國文學,自認受到英國文化影響,撰寫的專欄不時諷刺時政、內地文化等,又會提及英國文化,給人親英的印象。不過,陶傑認為自己只是「崇優」而非「戀殖」,更表示不喜歡英殖時期的香港,因為當時的社會存在階級觀念,香港人和英國人的身份並不平等。但若將回歸前後比較,港英時期的生活質素則相對較好,亦較自由。「90後未必真的了解『殖民地』,他們喜歡的只是外型上的美觀,如郵筒的外型漂亮、英國留下的建築漂亮。」他說,保存英殖文物不代表「戀殖」,正如新加坡政府保留殖民時期的英式建築,又把前高等法院改為美術館,卻不代表新加坡政府留戀殖民時期。陶傑認為只要現時的政府表現良好,便不需要介意人民留戀以前。
80年代學運先鋒看「戀殖」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永生曾在80年代積極參與學運,在1982年戴卓爾夫人訪港時,他到機場抗議,反對中英三條不平等條約的有效論,主張該三條條約應為無效;1983年,作為當時中大學生會會長的他支持「民主回歸」,反對香港維持殖民地的現狀:「英殖時期的香港社會是零選舉,階級觀念很重,貪污問題亦嚴重。如果有經歷過英殖時期,當時還是土生土長的年輕人是不會認同殖民地是好的。」他續說:「當時希望能夠終結殖民統治,因而支持回歸,這個可能是令社會轉變的機會。」但在六四事件之後,他知道不會有真正的民主回歸。
他認為,沒有經歷過殖民時期的年輕人會對殖民地有一種想像,放大一些英殖時期表面的美好:「年輕人不滿社會現狀,出於逆反心理而認為現況怎樣都不及英治時期好。」他形容這種行為是「策略性戀殖」,對殖民時期的美好想像來批評當下。
愈是去殖 本土身份愈強
羅永生表示,政府愈強調去殖,想改變一些香港人原先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港人便會感到受威脅。在威脅增加時,港人便會防衛,進一步加強自己的香港人身份認同:「只要中國政府一日不放棄同化香港人,這種反作用力便會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