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殖民到本土 打破戀殖迷思

編輯│葉曉君 記者│蘇惠欣 攝影│蘇惠欣

黃裕銘中學時購買了第一對印有英國國旗的鞋子,至今已買了三對,訪問當天,他還襯上有英國國旗圖案的襪子。(蘇惠欣攝)
黃裕銘中學時購買了第一對印有英國國旗的鞋子,至今已買了三對,訪問當天,他還襯上有英國國旗圖案的襪子。(蘇惠欣攝)

郵筒上的英國皇冠徽號、以港督命名的街道、各種英式建築,以至法治精神,都令回歸18年的香港依然有不少英國殖民地色彩。當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於今年9月在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的論壇上,批評香港沒有依法「去殖民地化」時,有年輕人直呼喜愛英國文化,自稱為喜愛英國事物的「英倫控」。亦有80後收藏家,收藏各種英殖時期的物品,但收藏是出於對本土歷史的尊重,而非他人口中的「戀殖」。

「英倫控」只愛英國物品

26歲的黃裕銘腳踏一雙印著英國國旗的鞋子、公事包裡放著以英國國旗為封面的行事曆,坐在添馬公園,參加今年11月英國文化節的電影放映活動。自稱「英倫控」的黃裕銘熱愛與英國相關的事物,從小對西方歷史感興趣,覺得英國的歷史悠長輝煌,香港也曾是英國殖民地,認為英國與自己有貼身的關係,於是漸漸喜歡上英國文化。他由中六開始一直苦練英國口音,不但會閱讀有關英國口音的書籍,還會收聽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聽一句說一句,模仿報道員的英式發音,更會朗讀英文報紙的文章加以練習。直至現在,他仍習慣每天收聽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報道。

除了生活習慣外,他亦收藏了不同富英國特色的物品,例如印上英國國旗的床單、服飾、熱水壺等。他收藏英式物品不只因為外型美觀,更認為擁有愈多與英國有關的物件,就好像能讓自己成為英國的一部份:「雖然不認同『戀殖』一詞,但心底仍然會有『如果我是英國人便好了』的想法。」

即使黃裕銘在回歸時只有九歲,但他對英國的管治印象是美好的:「新生代未必知道以前英殖的管治情況,但仍會感受到現在一些香港的優良傳統,如法治是源於英國的。」他坦言不滿現屆政府沒有努力解決民生問題,令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亦面對工時長工資低的情況,難以置業:「在香港繼續生活可能是一件辛苦的事。」他表示對香港政府失去信心,加上自己對英國文化的喜愛,所以希望能移民英國。

80後收藏者 尊重殖民歷史

譚志成認為從收藏的過程中能認識更多英殖時期的香港歷史。(蘇惠欣攝)
譚志成認為從收藏的過程中能認識更多英殖時期的香港歷史。(蘇惠欣攝)

「我不是戀英,只是對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歷史感興趣。」33歲的譚志成在18歲時到三藩市讀書,留美五年,2005年完成大學課程後返港,發現香港轉變得很快,具歷史價值的物品不被政府重視:「返港後發現,自己從小到大,回家時便看到的維多利亞時期郵筒竟然消失了,對我的打擊很大。」他指郵筒陪伴自己成長,自己曾見證郵筒在回歸後由紅色變成綠色,對這個百多年歷史的郵筒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他不滿政府處理歷史文物的手法,於是開始收藏英殖時期的物品。兩年前,他在Facebook開設了名為「港英品牌」的專頁,介紹自己近十年來收藏的港英時代物品,包括殖民時期的餐具、美孚新邨奠基時港督所用的泥鏟,以及英式郵票售賣機等。

為了能繼續看到熟悉的郵筒,譚志成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把購買的愛德華七世英式郵筒模型,按照當年回家時常看到的郵筒改造。他把模型原先的標誌磨走,再黏上用泥膠搓成的RV標誌,又四處尋找舊式的「刮字貼」,為模型貼上維多利亞時期的郵筒編號278:「我認同社會有改變是好的,但改變不等於要去除所有東西,保留的同時可以作出改變。正如我的收藏品一樣,買回來後都需要經過自己重新整合。」他認為殖民地歷史不應被隨意抹去,更應得到香港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