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胡庭瑋 記者:劉巧瑩 余皓懿 攝影:胡庭瑋 劉巧瑩 余皓懿
港珠澳大橋將於2016年落成,大嶼山作為「橋頭」,有人認為,發展「橋頭經濟」會為本港帶來龐大的商機。新出爐的施政報告也緊盯大嶼山,提出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打造「東大嶼都會」。然而,大嶼山另一邊的東涌逸東邨,居民正面對不同的社區和就業問題,叫苦連天。在華麗包裝和種種動聽的發展建議之外,有人會用心了解東涌居民的真正需要嗎?
先天不足,居民生活擔子重
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後,樓價大跌,已施工的部分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單位因為銀行按揭困難而無人問津,紛紛轉為公屋。東涌「逸東苑」是首個轉為公營房屋的屋苑,居民大多為低收入人士,加上地區偏遠,交通不便,以致區內就業率不高。
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二零一二年公布的全港性貧窮數據顯示,離島區(東涌)是全港最貧窮的地區之一,貧窮人口達二萬四千人,更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是綜緩戶。居民失業率高,往市區的交通費高昂,區內的物價一直高企,有關在東涌成立墟市的討論早已在立法會開展多時,東涌居民也一直期盼透過墟市能減輕東涌的物價高企和就業不足等問題。
一直關注東涌民生問題的東涌社區發展陣線於2012年開始,在北大嶼山醫院附近的空地舉辦互助墟,每月大約有兩至四天,定期也有二三十個家庭參與做檔主。墟市是由東涌基層市民自己「擺檔」售賣日用品,也有「自家制」的糕點售賣,讓居民做小生意賺取生活費之餘,又能以較低價格買到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