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升學路

編輯│植敏欣  記者  攝影│劉潔伶 梁穎欣

114study_1去年的中學文憑試,有二萬八千多人考獲「3322」的成績,達大學最低收生要求,惟本地學士學位有限,最終只有約一萬三千人能升讀本地資助大學。隨著新高中學制改革,學生可直接以文憑試成績報考內地和台灣的大學。而最新一期施政報告提及,透過「免試招生計劃」到內地升學的港生,可獲經濟資助;同時,到台灣升學的人數也愈來愈多,逾一百間中學與台灣大專學院簽訂《台港學校合作協議》,因此到兩岸升學的人數有上升的趨勢。

現時香港學生可透過「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簡稱「免試招生計劃」)和「港澳台僑聯招考試」等途徑報考內地大學。據香港教育局的統計數字,二零一三年度有1,188人透過「免試招生計劃」被內地高校取錄,比二零一二年971人的「雙軌年」還要多;而二零一二年有約1,900人透過「港澳台僑聯招考試」入讀內地高校,教育局預計北上升學的港生人數會持續增長。

香港教育資源中心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關綺薇表示,內地政府有政策惠及港生,例如「港澳台聯招試」的考卷較簡單,大學收生門檻也較低,港生亦可免試報升內地大學。據她統計,有八成(即二百多名)經他們輔導或曾向中心查詢的學生都能入讀第一志願,當中約有三成入讀第一批次大學(排名較前),七成為第二批次大學。

施政報告提出資助港生內地升學

114study_3
香島專科學校校長羅永祥認為,港府對藉「免試計劃」就讀內地大學的港生提供資助,能推動更多學生赴內地升學。

專門解答內地升學疑問的香島專科學校校長羅永祥表示:「以往港生赴內地升學會被當作境外升學,即使是低收入家庭學生,甚至領取綜援人士,均未能申請學費資助或貸款」,故對於二零一四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到,將為透過免試招生計劃到內地升學的港生提供經濟資助,他表示歡迎。資助由一四至一五學年開始,歷時三屆,有經濟需要學生於修業期內,能獲每年最高一萬五千元補助金,計劃不設名額上限,及後再檢討成效。他補充:「但資助由今年起計算,首三屆藉內地免試此單一計劃所錄取的學生,共約2,000人,佔總體內地升學人數只有很小比例。」

相關內容:

中學與台灣大專簽訂協議

看準機會 為未來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