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遺傳—如何走出宿命?

何姑娘表示,小時候的經歷會塑造人的信念,影響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因此家暴往往會為受害者帶來很大創傷,影響他們對下一代的管教。(簡曉慧攝)

社工:學習新的管教方式

明愛曉暉計劃的註冊社工何綺蓮兩年來一直跟進Mel的個案,她認為Mel之所以有「家暴遺傳」,除了將父親投射到女兒身上,父親的身教也有很大影響。她自身未經歷過其他管教方法,就會覺得父親那套是教育子女的唯一方式。

何姑娘稱,受「家暴遺傳」所困的當事人長時間在理性上及情感上苦苦掙扎,他們雖知道打子女只是將心中的苦痛帶給孩子,但往往繼續犯錯,然後再一次責怪自己。假如沒有得到適當輔導,他們就會一直困在漩渦之中,無法脫身。因此,她鼓勵所有遭受過童年創傷的人都應像Mel一樣,參與情緒管理課程和輔導,學習體罰以外的管教方法。

45%兒童曾遭虐待 長大後模仿父母暴力行徑

蔡惠敏指當家庭中的施暴者為父親,母親通常會因考慮到家庭完整、經濟收入、父親被捕對孩子的影響等因素而選擇不舉報丈夫。(簡曉慧攝)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蔡惠敏引述社會福利署數據,指2017年有947個新虐兒個案,而根據2005年社署委託該系所做的全港調查,45%兒童曾被父母打,反映香港家暴問題並不罕見。蔡教授指兒童會透過觀察及模仿學習生活技能,因此遭受虐待或目睹家暴發生的兒童,可能會模仿父母的暴力行為,長大後遇到衝突或情緒欠佳時就會以暴力方式渲泄,導致家暴問題跨代循環。

若要阻止家暴一代傳一代的問題,蔡惠敏認為政府應為有家暴傾向的父母提供管教子女的課程,教導他們如何與孩子相處及正確的情緒管理方法。而學校、社工和鄰居亦應提高警覺,留意身邊兒童的異常狀況,盡早察覺和介入家暴個案,將兒童所受的創傷減至最少。

 

 

採訪手記:從另一個角度看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