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保障雙方 不能忽略細節
不過,互惠生住進外國人家中,始終有很多細節要注意,一紙合約或確認信,可避免誤會或期望不一而引起不快。現於澳洲升學的蕭慧嫦去年透過網上招聘平台找到一個當地家庭,當時所有細則都只以口頭承諾,家庭稱會提供單人房,每個星期約有港幣800多元的零用,工作包括照顧小朋友及普通家務。
結果到埗時,即使是冬天,她卻只能睡在大女兒房間的地下,沒有之前承諾的單人房。後來幾經商量,家庭才願意讓出女兒睡房給蕭慧嫦。她從網上資訊知道,互惠生一般不用清潔主人房的廁所和浴室,亦不需要抹窗,但這些家務她都做過。另外,寄宿家庭兩夫婦關係不好亦令她感到尷尬:「有時他們在小朋友面前吵架,自己都頗尷尬,只好躲到房間。」她本來與家庭協議好會做六個月,最後決定提早兩個月離開。
去年在英國當過兩個家庭的互惠生、現職小學老師的秦韻怡,透過Facebook群組跟第一個家庭聯絡上。雖知道合約的重要性,卻因信任對方而沒有簽訂合約。工作兩星期後,該名媽媽表示已僱用保母,要求她一星期內搬走。後來她意外得知,該家庭之前的互惠生也曾被無故丟掉行李趕出門口。她回想該名媽媽「監控式」的態度,加上對她的清潔工作過分挑剔,那兩周令她感到頗大壓力。
她後來聯絡到一個當地的台灣中介的幫忙,決定轉往另一家庭,這次雙方均有與中介簽合約。她形容與這家庭的相處跟與上次體驗很不同:「像跟普通朋友吃飯聊天,而不是做下人的感覺。」她不建議互惠生使用Facebook群組尋找家庭,認為欠缺評價系統有風險。
詳細討論工作細節 選擇家庭不應著急
移民英國的香港人梁欣婷今年初創建Facebook群組,為有興趣收留或成為互惠生的居英人士免費提供資料和協助,不時會收到查詢的訊息。她表示很少聽到互惠生受騙的個案,但因飲食、生活習慣不合、與家庭相處不來而提早離開的個案反而不少。
她提醒互惠生,他們有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家庭:「很多來英國的互惠生,因為趕急需要寄宿地方,一到埗就會搬進寄宿家庭。」她強調不能過急。她建議到埗後,除了相約見面,也到訪家庭的住處,接送上學的路程、交通費等細項也不能忽略:「有些家庭可能需要協助洗車、剪草,詳細討論工作範圍十分重要。
周末工作的加班費也需要先有共識。」國籍也是不少人的考慮:「你想感受文化還是怎樣?外國人的生活習慣可能很不一樣,甚至言語不通。的確有人會選擇華人家庭。」
國際互惠生中介協會 (IAPA) 管理總監Patricia Brunner提醒,大部分國家都不容許持旅遊簽證的外地人以互惠生身分在當地工作,必須要申請工作假期簽證或專門簽證,有些國家亦容許互惠生持學生簽證,做短期或不收金錢回報的工作。不同國家對互惠生有不同定義,例如在德國,互惠生無需繳稅,是對社會保障制度並無任何付出的「僱員」;愛爾蘭視互惠生為家傭,英國則會視為家庭成員之一,而非僱員。
她建議為了維護雙方權益,最好透過有經驗的中介公司尋找家庭,至少有第三者為雙方進行審查及跟進。如心儀國家沒有為互惠生設官方計劃,出發前最好先聯繫設於本地、熟悉該國家的中介公司。
[table “127_aupair_table”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