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琪
「隆」…「隆」…像雷聲,也像節慶煙花爆開的聲音,實情是我第一次跟它交手的催淚彈。「嗚嘩嗚嘩嗚嘩」…音頻高得像我家小狗要餵食時發出的控訴,事實是,這是比牠更擾人的警笛聲。「喂,我剛見到一批又一批穿綠色軍裝的警察,在統一中心附近下了警車,看來形勢不妙,今晚回中大再從長計議吧!我現在在太古廣場等你們,快叫其他人一起回來吧。」耳邊又傳來友人急切的勸告。
坐在海富中心旁的馬路,身邊的人熙來攘往,男同學還在前線協助運送物資,我沒有看錯,這裡是香港,這條是我在去年暑假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再環顧四周……
《大學線》的記者,既是學生,也是記者,在這個多事之秋,既是主角,也是記錄者。遇上這樣的大時代,當然沒有缺一席位。不少同學對採訪這場運動的熱誠,絕不比正職記者少,身上只掛著一張記者證,卻覺得自己穿了太空衣一樣,就這樣走到前線記錄這一切。穿梭在示威者與高官之間,背負著,是一條問題的重量。
我曾為佔中而擔憂,怕它就像世界末日一樣,過後也不知香港和會變成怎樣。但看現在,看到滿牆的便條紙,掛滿天橋的標語,縈繞在耳邊的旺角生日歌,夏慤村,還有許多與雨傘有關的街頭藝術品,實在比預期中的佔中美麗得多。然而當我們愈堅持下去,我們的裝備就愈要升級,由開初眼罩、雨衣和口罩,現已變成了安全帽、竹棚路障、帳蓬和膠墊……而這場運動會如何收場,仍是未知之數。
最後還是很佩服《大學線》的記者,同學對採訪工作的熱誠和勇敢,超越我所想像。有人說,在八九年、九七年和零三年出身的幾屆記者,會對記者的工作特別有使命感,我想經歷過這一年秋天的記者,也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