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背後的蘇啟智

編輯■黎曉凝 記者■黃華倫

中大新聞獎特輯

區家麟: 不走所有人走過的路

張寶華:感覺從沒有離開過新聞界

劉進圖: 新聞獎要以人為本

Shamdasani Ravina: 我是人權提倡者

沒有出神入化的特技,沒有星光熠熠的影星,沒有澎湃激昂的配樂,蘇啟智卻可以運用細膩的鏡頭傳遞懾人張力。透過攝影機,他向我們訴說中國繁華璀璨背後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贏得了掌聲,也贏得獎項,蘇啟智先後揚威亞洲電視節、芝加哥國際電視節等,在二零零三年他更獲得了第一屆「中大新聞獎」大獎。

導演變記者
現已擢升為有線電視專題編輯主任的蘇啟智,坦言最近已少了從事採訪的工作,但他仍希望走在最前線,用鏡頭揭露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如訪問當天,他正準備去「昂坪360」的記者招待會。
一九八九年,蘇啟智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他笑說當初的志願並非做記者,而是想當導演。故畢業後,他旋即加入一間電影公司擔任副導演。拍了大半年電影,他發覺原來這個行業不適合自己,於是便毅然離開電影界,加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及資訊部。副導演的工作經驗令他對影像的觸覺特別敏銳,而細膩的影像正是一個好的電子傳媒專題報道必須具備的。他說:「很多專題節目在拍攝上所運用的技巧,與拍電影其實沒有大分別。」
有著豐富的拍攝和剪接經驗,蘇啟智製作節目得心應手,這些技巧隨時能在非常時期大派用場:二零零三年他被派往伊拉克採訪,由於當地發出的批文不包括工程記者,所以整個採訪由拍攝、剪接到報道都由他一手包辦。

用鏡頭說話
蘇啟智著重利用影像說故事:「畫面可以有色彩,也可以是黑白;同樣,畫面可以有聲音,也可以無聲,沉默不語也是訪問的一部分。」在不少作品中,他靈活運用一些重覆的鏡頭、光暗的處理,令觀眾更易投入被訪者的感情世界。二零零二年揚威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的「賣血鄉」及「鄉債」就是他的出色作品。
在《賣血鄉》報道中,窮困的父親為了兒子的前途,賣血多年,鏡頭下的他腳步蹣跚,無言沉默,令畫面顯得無奈沈重,叫人難以釋懷。與蘇啟智合作多年的有線電視執行董事趙應春也稱讚他已掌握了刻畫人物的拍攝技巧,能夠透過不同鏡頭描繪人的不同面貌。

發掘被忽略的題材
貧富懸殊、貪污等是富爭議性的新聞題材,而這些不公平的情況在內地隨處可見,因此蘇啟智的作品多聚焦在中國大陸:「香港人難以明白中國大陸現時的社會情況,尤其是農村。對於這個由人吃人、人踩人發展到人上人的社會,那裡有看不完的故事,也衍生了許多不同的感情。」最令他難以忘懷的是《賣血鄉》的採訪,山區農民為了供兒子上學,一星期五次到不同的血站賣血,然而多年來他的兒子都是欺騙父親,用他賣血賺到的金錢去玩樂。《賣血鄉》播出後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關注,迫使當地政府正視問題,部分村民得以遷移至較易謀生的地方居住。
傳媒重視具「爆炸性」的新聞,以致經常忽略一些發展慢但影響深遠的題材,蘇啟智卻看重這些直接影響民生的問題,例如他在《天下第一難》的報道中揭示一孩政策的弊病等。「我常問自己,為什麼要拍這些?我拍片不是為了得到掌聲,而是希望讓社會各階層表達他們的聲音,這是記者的天職。」

十年回顧 獲獎無數
回歸十週年,蘇啟智的記者生涯也踏入第十七個年頭。回望過去十年,他認為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傳媒的滲透力也大大提高,但多元化的聲音卻少了。他慨歎有些傳媒已經失去新聞工作者應有的原則:「原則不會影響你發揮,但是沒有了原則,你的發揮便會出問題,例如有些傳媒會用錢買新聞、作假新聞。難道不做這些新聞便沒有新聞了嗎?沒有能力的人才會埋怨沒有新聞,有能力的人只會埋怨不夠時間採訪報道。」
憑著對原則的堅持和工作的熱忱,在十七年的記者生涯中,蘇啟智得過九個新聞大獎,成績斐然。較為人熟悉的有早年擔任無線電視新聞及資訊部記者時參與製作的《終戰五十年》和《文革三十年》,兩個專題報道分別獲一九九五年美國皮博迪獎及一九九六年亞洲電視節最佳紀錄片獎。及後又以《天下第一難》、《疫症蔓延前-廣東/香港》和《泥土黎民系列之賣血鄉及鄉債》勇奪第一屆「中大新聞獎」大獎。
「獎項對我來說,是一種肯定,也增加了我的信心。有了信心,做事也會事半功倍。」他認為「中大新聞獎」的意義有別於其他獎項:「這個獎的評審全是行內的前輩,能夠拿到這個獎,代表我能夠接捧。」



在十七年的記者生涯中,蘇啟智得過九個新聞大獎,成績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