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家麟
不走所有人走過的路


編輯■黎曉凝 記者■黃紫盈

中大新聞獎特輯

鏡頭背後的蘇啟智

張寶華:感覺從沒有離開過新聞界

劉進圖: 新聞獎要以人為本

Shamdasani Ravina: 我是人權提倡者

「試想想,若我們的新聞節目做得不好,便會令一百二十萬觀眾在電視機前浪費半個小時,浪費一百二十萬人的半個小時啊!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只要這樣想,我便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作為《新聞透視》的主持,區家麟對新聞的執著在於「真」和「與別不同」,正是這份堅持,令他製作出《壩業》和《數學大師陳省身》等多個優秀的新聞節目,並在第二屆「中大新聞獎」電子傳媒組中脫穎而出。

專題記者感受深
區家麟在大學時修讀新聞與傳播是因為「覺得做記者好玩」,然而跑了兩、三年電視新聞後,他卻感到十分沮喪:「跑新聞用了很多時間在等、在與同行競爭。鬥甚麼?鬥跑得快、鬥「扑咪扑得好」,多沒意思。一段新聞一分十二秒已經太長,連想加一些分析資料都不可以。」區家麟認為即日新聞不適合自己,九五年他毅然辭職,用一年時間到歐洲、非洲等地遊歷,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
回港後,區家麟重返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並轉到公共事務部當編導,專責專題新聞。他說,跑即日新聞能緊貼社會脈搏,走在時代尖端,而做專題卻可以深入思考問題:「做專題新聞讓我有空間深入構思故事內容、作詳盡分析調查,例如今年六月份播出的《董建華的特首歲月》,要探討一個管治香港八年的人如何評價自己,以及他的快樂與哀愁,一定要以專題的形式去做,數分鐘的新聞報道是辦不到的。」

不一樣的中國新聞
「我做人的宗旨,是不做所有人做過的事,不走所有人走過的路。」區家麟作品的取材跟做人宗旨如出一轍:「香港新聞大多被人『挖』得徹底。我喜歡做內地新聞,因為有很多題材有待發掘,有空間可以深入探討,當你多留意內地報紙,多與內地朋友傾談,便發現中國的急速發展已經造成很多問題,很多事是香港人應該知道的。」
在區家麟眼中,十多億人民的故事個個都彌足珍貴,所以即使訪問過程困難重重,他也不輕言放棄。正如當年「中大新聞獎」評審指他在《壩業》中能深入採訪,既不怕觸及內地的禁區,又能同時表達政府官員、內地環保組織、學者和當地居民等各方面的意見,將「怒江工程」的深遠影響全面呈現出來。
區家麟前上司、現任NOW寬頻電視新聞及財經資訊首席副總裁羅燦稱讚區家麟觸覺敏銳,能看到問題的本質,他更稱讚區家麟監製的《中國入世》能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由一個橙反映入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甚具透視和分析能力。」該報道更在二零零二年獲得「皮博迪大獎」。
區家麟經常接觸內地敏感題材,所以對於香港回歸前後的新聞自由有深刻的體會。他認為在任何地方,不論是高呼自由民主的美國,或是中國、香港,當權者都會企圖影響傳媒,但區家麟認為商人的影響力可能比政府還要大:「他們可以直接『買起你』,影響更直接,所以我會說九七前後新聞自由和自我審查的程度差不多,一樣存在。」

新聞自由談
說到新聞自由,區家麟覺得中國地方政府欺上瞞下的做法,往往是記者採訪的最大障礙:「中央在某些情況下較開放,封閉的多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因為怕被揭瘡疤,便追蹤、恐嚇及拘捕記者,甚至威嚇受訪者。」
如他在採訪怒江水霸工程時,便深切感受到地方政府如何箝制言論自由:受訪者往往被有關單位秋後算帳,若訪問一出,受訪者可能失去住所與工作。為了保障他們,很多時候千辛萬苦找到的資料卻不能用。地方「無王管」,記者更往往要擔心人身安全。

動力源於觀眾
儘管採訪面對困難重重,但每當他沮喪的時候,一想到不可以令百多萬觀眾白白浪費半個小時,他就有拼勁繼續做下去:「有些事隨意去做已經有七十分,多出十分力便有八十分,但之後再多出一百分力可能只會加多兩分,因為愈接近完美愈難再做得更好,但每當想到自己做的節目有那麼多觀眾收看時,即使再辛苦也要出盡全力。」
他認為新聞最重要是「真」,意見大可平衡,但「真相」是無法平衡的,他以不久前的《新聞透視》節目「反式脂肪」為例:「反式脂肪」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壞處,報道從不同角度指出問題所在,所謂「真」就是破除誤解,指出事實,若證據充分,事實明顯,則不需「有正有反」,為平衡而平衡,得出模稜兩可的結論。

學習無休止
「『中大新聞獎』的特別之處是對記者個人的肯定,而我過往所得的獎項是頒給一個節目的,得獎後覺得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大了,自己對自己的期望也大了,就更不敢怠慢了。」
獲獎同年,區家麟獲得獎學金赴美國史丹福大學深造。先後兩次離職遠行的區家麟,仍計劃要再次出國遊歷進修。他笑言:「新聞是無得讀的,擴闊眼界才是最重要。」



區家麟曾獲選為史丹福大學奈特新聞學人,到美國進修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