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165 Ubeat
P. 3

新 秀




     論 新







     撰 文

     懿 │ 李 雯


         「以結果為目標!」

          單看 特 首去 年選 舉 時的 口號 , 已隱 約可 見效 率 凌駕 一切 的新 政風 。 如今 ,當 權 者確 實說 到做 到 :近 月,
       爭 議 政 策 接 連 硬 上 馬 , 民 間 反 對 無 效 , 議 會 大 開 綠 燈 。 世 道 崩 壞 , 作 為 記 者 初 哥 , 還 能 如 何 自 我 勸 勉 ?
           新政府上場至今,盡顯施政新思維。只要「提速提效」                             就如不少質疑聲音指出,政府如何引導公眾思考簡約公屋的

       大旗在手,便能凌駕程序,讓政策匆匆上馬。即使你不問                             造價。當局公佈的數字要分高低層單位,又撇除渠水、地基、
       政治,但 來到民生大事, 在位者也頻現粗 暴施政之舉。                           工地等基礎設施開支,才勉強得出與傳統公屋相若的造價;但
                                                             實質上數字仍遠低於民間計算,而成本細項卻仍不見天日,解
           1月,簡約公屋的高昂成本已引起嘩然;1月下旬公佈選
                                                             釋不出局方數目從何而來……最後當局索性放棄計數,特首直
       址後,啟德等地又「雀屏中選」,不單「辣㷫」居民,連區議
                                                             呼「冷冰冰的數字,並無計及有關市民的艱苦」,官員又將政
       員事前也一無所知──眾怒未平,半月後工務小組便以34票
                                                             策塑造為「救生艇」。若聽者但求就手,只在報道中取官方結
       支持、0票反對、1票棄權,火速通過首批149億元撥款;3月
                                                             論,而不深究箇中算式,跟進民間提出的疑點,或變相放任政府
       中,立法會財委會正式通過首批撥款,僅1票反對、1票棄權。
                                                             主宰輿論走向,大肆宣揚講心不講金、道德完勝公帑的論述。
           再來是極低調展開交椅洲人工島的諮詢──項目早
                                                                            的確,不少人深感失望:
       已被批掏 空庫房,加上環 境影響,多年來 備受質疑。誰
                                                                    如此大費周章,政策還不是照樣拍板上馬?
       知一個爭議重重的項目,竟在去年1 2 月悄然無聲地展

       開諮詢,到傳媒廣泛報道事件時,諮詢期已過大半。                                  是的,單憑傳媒之力,要撼動現實很難,而且只會更難。但
                                                             筆者常提醒自己,切勿陷入「以結果為目標」的心態──別只
           本來,尚有立法者把關,尚有民間抗議之音,能予以制
                                                             將即時的社會轉變,甚至記者本人渴望的結果,視為堅持報道
       衡。但近年議會失效、公民社會瓦解,政府一言堂的後遺症越
                                                             的唯一意義;當改變未有如期而至,便懷憂喪志。筆者深信,
       發明顯。簡約公屋爭議連連,議員質詢時卻避重就輕,只提醒
                                                             傳媒環境劇變,有些價值卻不變:公民社會仍講求「知情決定
       當局做好配套。到了表決時刻,仍是舉手贊成,連當初直呼反
                                                             (informed decision)」,而傳媒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仍是
       對的議員也只悄悄投下白票。而針對人工島項目,民間團體研
                                                             不偏不倚地呈現事實。記者從不是政治家,不是社運人士,只是
       究外國案例,洋洋灑灑五萬字提出質疑,卻被局方打成「立
                                                             事實的守護者,又怎能「寫包單」可扭轉現況?即使在媒體百花
       場先行」、「危言聳聽」,當局連研究論據也不屑於討論。
                                                             齊放的黃金年代,也非每篇報道都可帶來改變。若報道能引起輿
           為了淡化政策缺陷,官員往往在發言時大事化小,小事化
                                                             論,已是額外之喜。
       無。新手記者寫稿時,眼前是現成的官員講話,直接引述就
                                                                       寒冬已至,「打定輸數」並不可恥。
       能快速完稿,又能免於翻查海量資料的痛苦,誘惑相當大。
                                                                     還原基本步,新手記者但求恪守本分,捍
       要戰勝「以出故為目標」的引誘,可謂一大挑戰。我們這一
                                                                 衛事實。正因事實被層層掩蓋,我們才更要盡
       代被社交媒體的快節奏、懶人包寵壞,理解政策時總習慣直
                                                                  力讓被隱沒的細節浮面。至少,只有政策缺
       奔他人的結論;加上議員又不加以追問、質詢政策細節,
                                                                    陷進入公眾視野,改變才有條件出現。
       魔鬼細節往往隱藏在官員的語言藝術中,順利蒙混過關。
                                                                                          大學線月刊 2023年4月      03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