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32期大學線

精神病患不服藥 新針或成出路

2017 年 11 月 28 日

「有病就吃藥」看似老生常談,但對一些精神病患者而言,卻是談何容易。抗拒吃藥、忘記服藥的病人為數不少,部分人甚至不覺得自己患病,不按時吃藥。有見及此,有組織倡議政府增加資源,讓更多患者提早使用第二代針劑 繼續閱讀

130期大學線

「放負」無罪 負能量插畫逆流而上

2017 年 05 月 02 日

近年接二連三發生學童輕生事件,為了加強年輕人的抗逆能力,政府鋪天蓋地宣揚正能量。正向思維是王道,我們似乎必須對生活保持樂觀,扔掉一切負面的想法。面對主流社會多得滿溢的心靈雞湯,社交網站上卻有插畫家決心 繼續閱讀

130期大學線

精神復康者之友 社康護士人手缺

2017 年 05 月 01 日

今年二月,港鐵縱火自焚案造成19人燒傷,當中更有四人危殆。事件一度引起社會人士對精神病患者的恐慌,更有人把問題簡化,稱要把他們全都送回精神病院。精神復康的過程既已難熬,精神病患者回到社區後,還要面對種 繼續閱讀

130期大學線

「精神病康復者」-職場上不能說的秘密

2017 年 05 月 01 日

「精神病?即是『痴線』?是不是會打人?這樣你真是不太適合這工作……」在公開的求職市場上成功就業,是精神康復者重新融入社會的重要一步,有精神康復者四出求職,結果卻屢遭歧視,迅速被拒諸門外。 藥物的副作用 繼續閱讀

130期大學線

度身訂造 籌辦更人性化的喪禮

2017 年 04 月 28 日

中式喪禮,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總是一副沉實棺木擺放在靈堂中央,素色花牌、淡白綾緞仿似是靈堂唯一佈置,氣氛沉鬱肅穆。近年不少家屬都希望為逝者舉辦別具特色的喪禮,新式殯儀服務也就應運而生,根據逝者和家屬意願 繼續閱讀

127期大學線

好奇心泛起了漣漪——專訪盧煜明

2016 年 12 月 19 日

編輯│馮美斯 記者│蘇進燊 攝影│黃靄兒 訪問短短一個半小時,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的盧煜明總共說了30次「這很有趣。」(It’s very interesting.) 無論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家有過動兒 吃藥與不吃藥之間

2014 年 11 月 05 日

患上的是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下稱ADHD)的孩子,吃藥可以令這些孩子暫時安靜、聽話,但卻會出現厭食、失眠等副作用。行為治療、言語治療等無須吃藥的療法,效果又難以即時顯現,且投入時間、精力也未必有回報。不少ADHD兒童的家長就這樣年復一年地在給孩子吃藥與不吃藥之間徘徊。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令人胖不了的馬凡氏綜合症

2014 年 11 月 05 日

馬凡氏綜合症又稱蜘蛛人症,它是一種罕見疾病,目前已知可因人體第十五對基因的異常造成。由於患者身體結締組織脆弱,引致他們的眼睛、心臟、血管、骨骼等容易有病變。然而病症的變異很大,嚴重者可能一出生便夭折,有些則到成年後才被發現。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無名英雄 器官移植聯絡主任

2014 年 05 月 13 日

在香港,器官捐贈仍在逐步普及。除了被傳統「死留全屍」的觀念所影響,要成功移植器官亦並不簡單:手術時有賴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術,在捐贈前後原來一直靠一群無名英雄默默耕耘。十二年前,手術室護士張德芝(Queenie)的母親突然中風昏迷,留院數天後不幸離世。喪親之痛下,Queenie本來拒絕捐贈器官以免騷擾母親,徒添疤痕;最終令她改變主意的,竟然是一篇器官移植聯絡主任帶來的報道…… 繼續閱讀

113期大學線

三十歲前必儲骨質

2014 年 02 月 09 日

現年二十一歲的朱靄雯於去年五月骨折受傷,她憶述當天,其朋友因貪玩以「公主抱」的形式把她抱起,怎料失去平衡向前跌倒,她右半身先著地,頓時痛得不能動彈。到了醫院,醫生還對她說:「應該沒大礙,你這麼年輕不會怎麼樣的。」但檢查後發現傷勢比想像中嚴重,醫生診斷她恥骨斷裂,有機會影響生育,更告訴她其骨質密度比同齡人低了一倍。 繼續閱讀

110期大學線

脊柱側彎 — 遺傳因子惹的禍?

2013 年 05 月 20 日

每年均有不少學童,在衛生署提供的學童健康服務(俗稱學童保健)中,檢查出懷疑患有脊柱側彎。有醫學教授指出,脊柱側彎的成因與遺傳因子有關,不一定是姿勢不良引起。因此家長了解子女患上此症的真正成因,才可「對症下藥」。 繼續閱讀

1 ...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