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廖卓怡 美術│陳碧虹 記者│鄧曉聰 鄭秀君
詩,只出現在教科書上。
詩,是古人抒發懷才不遇、朝代盛衰的工具。
詩,是上一代含蓄示愛的方式。
這可能是很多人對「詩」的第一個想法。然而,詩人的名字與作品卻隨處可見,從校園裡的黑板詩、《詩節》,到「人人都是李旺陽」、「送一些字給反國教朋友」等社會運動,詩潮,彷彿在隱隱作動。
政治悶局下 以詩釋懷成新出口
今年六月,「人人都是李旺陽」活動在網上向市民徵「安魂詩」,然後在悼念李旺陽遊行當天,以唸詩代替叫口號。結果在短短數天內收到百多首詩,由銅鑼灣遊行至西環,途中一首詩也沒有重複過。投稿數字的驚人,體察出詩潛藏的威力。《字花》編輯洪曉嫻是活動的其中一位發起人,她直言這是「非常溫和但震撼的一次」,本來只是與數位朋友一起寫詩抒發情緒,沒想到放上社交網絡後會得到這麼大的迴響。
洪曉嫻指香港政治悶局現正到達爆破邊緣,市民對於政治的失望,會用不同的方式排解自己的無奈,而詩不會確切表明作者所想的特質,令它成為其中一種最有力量的方法。「思想上的東西無法禁制,不能用鐵馬圍起,當權者不能分辨內容在說什麼。所以詩歌擁有力量。於困難的事情中,詩可以作為一個出口。」她又以電影《讓子彈飛》作比喻:「官員明白戲中的東西時,戲已經落畫。創作可有隱含議程(hidden agenda),是不能禁制的。」即使政府設法過濾文學的內容,也只會驅使詩人將作品提煉得愈來愈精闢,隱藏表達的訊息。以內地的情況而言,就成就了現時很流行的朦朧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