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潮作動

文學雜誌《字花》也運用跨媒體的方式,引起市民對詩的關注。早前,他們到六間中學推廣詩,以詩配上音樂、形體和短片,介紹鄧阿藍的〈鐘響無聲〉和廖偉棠的〈利東街〉等與社會有關係的詩。

《字花》編輯洪曉嫻憶述,她中學時首次接觸詩,就是被跨媒體的「詩劇」所吸引,所以希望將昔日得到過的新鮮感,帶給大眾嘗試。不過,運用跨媒體的方式也是基於實際需要。「文學的活動比較靜態,音樂或跳舞這些表演藝術很容易吸引人,但詩要借助其他東西(媒體)表現。」

詩的興起只是假象?

雖然詩慢慢地走向群眾,但仍有人對詩的興起有所保留。香港中文大學博群花節的創辦人周保松,一心想透過這個文化活動提高同學對於詩的認識和感受。但他直言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節奏急速,沒有空閒的時間去欣賞詩。「現時的文化消費方式普遍都是講求快、刺激之類,詩歌是要有些閒情,和需要有些詩意,所以整體來說我不是很樂觀。」

而《刀叢》編輯梁達睿則認為,雖然網絡令更多人接觸詩,驟眼看好像百花齊放,但卻只是錯覺。「中國歷來將學術放上『神枱』,令詩歌至今仍給人高高在上、無法接觸的感覺。」

雖然如此,致力推廣詩的阮文略認為,寫詩的人都不需要有幾百萬人去讀他的詩,有知音人喜歡就已經足夠。他相信,雖然詩是一種小眾的活動,但不會消失。「只要還有文化的一日,只要還有人讀詩、寫詩的一日,它都會存在,問題只是以怎樣的規模和形式繼續流傳。」

詩人努力推廣、社會運動敲醒潛藏的詩人、網絡及跨媒體方式令詩大眾化。然而,連串運動會否使詩興起與普及,仍是未知之數,但卻可以肯定 ──

詩,現在不只出現在教科書上。

著名詩人也斯(梁秉鈞)於2013年1月5日因肺癌病逝,有文壇中人以其詩作《新蒲崗的雨天》中的詩句悼念。

「人們都離開了
我們還留下來拆信
希望拆出一首詩
一朵花
一聲招呼」

謹在此節錄原文,向也斯先生致敬,願他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