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與同理心的角力

記者|黃彥汶

採訪時編採一方當然最重視報道的公信力,作為資料來源的受訪者最好可以公開名字、相貌、職業、年齡,務求要「愈真愈好」。

每當別人得知,我要採訪重症精神病患者現身說法的時候,都會問:「你怎樣能找到他們?」的確,由第一次撥電話尋求機構協助轉介個案開始,就不時收到類似的回應──使用這款抗精神病針劑的人已經不多,願意站出來承認自己或家人患精神病的,更是少之又少。更有機構員工向我透露:患者或家屬平日向機構致電求助時,會訛稱是替別人問的。可想而知,找受訪者難若登天,作為記者的我一直沒把握。

喜出望外的是,當事人答應受訪,訪問約好了,作記者的又會想:如果受訪者願意讓我們拍照、記下姓名就好了,不行的話,只是拍側面也好。

最後,受訪者拒絕了這些要求。雖然這情況對於報道似乎有所不足,但回頭想想,受訪者保護自己或家人也不無道理,記者要有同理心,絕不可低估受訪者背後所承受的壓力。從他們多番的拒絕,可見他們是多懼怕社會標籤,多懼怕被上司「發現」自己是精神病患者,繼而喪失工作。

所以我很想在此感謝為了這篇報道而願意現身分享的受訪者,因為我知道這是帶著勇氣的。

完整報道:《精神病患不服藥 新針或成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