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楊英傑 記者│余卓希 李晉榮 攝影│余卓希
從幼稚園「上車」,再到小學、中學,香港學生一直視大學或專業進修為終點站,不過年輕人對離開校園之後的漫漫長路卻缺乏了解,有甚者對未來事業的想象只是來自電視劇,人人渴望做飛機師、醫生,結果在入行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一行,浪費光陰。政府仿效歐美及台灣,在香港推行生涯規劃教育,自今個學年起向每所公營及直資中學提供每年約五十萬元的經常性津貼。學界普遍支持政府推行生涯規劃,但有老師坦言工作量大增,雖然盡心盡力為學生規劃未來,但當局支援不足,促請政府提供更多方面的協助。
生涯規劃=升學就業輔導?
香港的中學一向提供學生升學及就業輔導服務,主要是協助同學升讀大專院校或投身職場,學校一般會向學生派發升學資訊單張及舉辦升學及就業講座。而生涯規劃教育在香港教育界並不新奇,多個教育團體早已探討生涯規劃教育的可能性,不少學校在近年也主動拓展輔導範圍,例如參與商校伙伴計劃、師友計劃及舉辦模擬放榜等等,除了讓學生了解各升學就業的途徑以外,也能在活動中更認識自己。
一直有研究生涯規劃課程的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把勞動市場比喻為超級市場:學生認識不同職業和出路,就如選購超市內不同的貨品:「如果進入超市的人都知道自己想吃甚麼,就能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但如果大家都覺得某一種罐頭是最好便選購,顧客都未問過自己究竟想不想吃。」梁湘明續指,有學者研究顯示,升學就業輔導的概念太狹隘,已經不能滿足全人發展的要求,所以在設立事業目標前更應該要設立好人生目標,亦即是生涯規劃:「將來每一個人都要進入社會,不是學生們選擇了一個職業就算了,我們希望中學生能有方向感,建立起向未來人生前進的動機。」
善用五十萬 需考慮三大原則
每年五十萬津貼並非小數目,學校如何能善用資源?身兼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的迦密中學副校長何玉芬認為,學校使用津貼應考慮三大原則:盡量幫助到最多學生、津貼只用在生涯規劃上能否提高老師協助學生的能力。以她任職的迦密中學為例,該校主要用津貼聘請一位教學助理和一位教師,教學助理負責協助中一學生訂立學習習慣。由於新聘請的教師可分擔升學輔導老師的教學工作,所以該組的十位老師全部獲
減一至七節課堂,以分配更多時間進行生涯規劃工作。同時,該校也打算斥資十多萬研發學生支援系統,新入學的學生可建立個人檔案,記錄學生由小學開始參與的活動、課程,以及獲得的獎項、選科計劃等資料,日後老師若要輔導學生,只需翻閱學生的個人檔案,便能掌握一定資料,提升輔導效率。
然而,每年五十萬元的財政資源也未必能保證有關課程的成效大增,生涯規劃教育需要校方和老師的引導,才可對學生有幫助。民生書院利用這筆津貼提升生涯規劃的整體質素,包括聘請了一名教學助理,協助將生涯規劃教育拓展至中一二級,這名教學助理會和老師佔用班主任課進行生涯教育課,也會和學生一對一聊天,以了解每位學生的實際狀況。該校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何進蘭表示,學校一直有舉辦生涯規劃活動,由有職場經驗的校友,和一些正在就讀大學的校友擔任面試官,指導學生提升面試技巧。她續指,透過活動,升讀大學的校友可為學弟妹提供升學意見,同時師弟妹又可接觸社會經驗豐富的學長,了解就業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