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採訪手記|對抗30秒的人生

(設計圖片)

記者|李可榆

日本動畫師青木純的作品《跑步》以短短 30 秒,勾勒出平凡人一生的輪廓。影片伊始,嬰兒的一聲,如晨鐘般敲響人生的序章。接著,是孩提的牙牙學語和少年的朗朗書聲。後來步入社會,工作的繁瑣循環似是一把錘子,鑿出軀體的裂缝。兩個磨損的肉體相依偎誕下一無所知的生命。最後退化成最原始的姿態,佝僂、衰弱,蒼蒼白髮下,卻如初生嬰兒般蜷縮著離去,如同歸巢的倦鳥,回到生命最初的起點。

中年成家後放棄穩定工作,背井離鄉到遙遠的異地讀碩士,「陪讀媽媽」就是這樣一群對抗平庸之「惡」的人,對抗青木純30秒人生的人,猶如逆風而行的海燕,堅毅決絕。雖然她們有著獲取香港身分的目的,但對於求學的熱切渴望以及追求突破的熱忱,絲毫不亞於正值青春的年輕人。受訪者Alice自從二十一年前畢業就懷揣著教外國人漢語的夢想,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如今她坐在國際中文教學的碩士課堂上。另一受訪者Hannah深知在內地做老師待遇有限,於是審時度勢,在修讀商業管理的碩士課程中受益匪淺。她說她的心理年齡其實還停留在28歲,只是多了一個孩子需要照顧,她是媽媽,卻更是她自己。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盡相同,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人都向死而生,如果我們終將邁入化為烏有的終點,我想我們應該可以更加勇敢。

我希望我能夠和她們一樣,在平庸殘酷的現實中,在日復一日的麻木中,依然有對抗枷鎖、違背浪潮的信念,依然有破釜沉舟、重新開始的決心。我喜歡那種張揚熱烈的生命,像仲夏炎陽下,赤腳奔跑的孩童;翻滾海浪下,即將卻永遠不會被淹沒的衝浪者。或許,二十多年後的我回首此刻正在寫採訪手記的我,會欣慰地對我說:「恭喜你,你從未安於現狀,你現在依然勇敢地接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