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卓穎
起初知悉能夠做有關教育主題的報道,我是感到興奮的。作為一名從小在港接受教育的學生,覺得自己身處的教育環境總有值得改善的地方,故希望能透過記者身分帶來些許的改變。在沉思該寫些什麼時,偶然看見有關保障本地學生學額的聯署,發起人不是什麼專業人士,亦非什麼教育界名人,而是一班寂寂無名的本地生家長,為香港教育、學生福祉而站出來的一群普通人。
進行這類型的採訪,要找到願意公開發聲的受訪者絕不容易。小紅書上,人們對於高才通子女以「本地生」身分報讀香港資助大學的看法,可說是大相逕庭,有的大力讚好,有的卻批評部分內地人「吃相難看」。但無論立場支持與否,每當我們聯繫這些在社交平台上踴躍發言的人士,有關的訪問邀約都是石沉大海。這次報道因欠缺受訪者,不能有多角度評論而忐忑不安的心,直到打開電腦開始寫稿的那刻仍然存在。
「放蛇」是本次報道的一大記憶點。為了得到提供「考試移民」服務機構的資料,我假扮成內地高中生的家長,在內地通訊軟件向有關中介和考試培訓機構查詢。過程中,我一直提醒自己注意用字的方式,以及繁體字與簡體字的轉換,寫下的一字一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發現手機背後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記者。幸好,直至現在,有關機構還是把我認作內地家長,不依不饒地向我推銷著。
說起「本地生」三個字,浮現於腦海的是一個個和我在文憑試中一同努力苦讀的中學同學,我們寫著同樣的文字,說著同樣的語言,朝著同樣的目標進發。然而,在社會不同發展方針和政策的推動下,我對「本地生」的理解,卻越發模糊不清。希望教育局在接下來考慮重新檢視本地生定義時,能為香港學生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