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誰定我城美醜?

(設計圖片)

記者|梁熙淳

訪問過程中,我喜歡觀察不同受訪者的說話如何互相呼應。例如談到「Hello Hong Kong」這個宣傳項目名稱,盧維思(Mike Rowse)認為由本地人說出來,語境便變得奇怪,好像和自己說Hello。直到訪問李冠德(Christopher),我發現他以另一個項目間接回應了Mike的質疑,他提起在2016年參與創作「Best of all, it’s in Hong Kong」宣傳項目,解釋團隊構思時考慮到這短句像信件下款,有如寫給旅客的一封信。原來小至名字背後也當經過一番斟酌。

訪問二人需要使用英語,我用破碎的英語吐出單字,勉強拼湊問題,無疑是個挑戰,但現在回想,或許正因他們的母語都是英語,因此更能敏銳地留意到區區幾個字口號的細節。

問到受訪者深刻的香港宣傳廣告,梁志成(Rudi)與Mike都點名1995年由歌手陳潔靈翻唱經典歌曲——美國歌后Tina Turner的作品「Simply the Best」,三分半鐘的廣告列舉香港於各範疇如何稱霸,例如「最大海上食府」、「最巨型霓虹燈牌」等。現在一聽到關乎香港排名的新聞,總是壞消息,我們是否還有底氣製作類似廣告?

說到底,就算宣傳得天花龍鳳,若事實並非如此,終究不能暪天過海。2018年推廣深水埗的宣傳設計用心,點進旅發局網頁,還會看到深水埗為香港紡織業提供各種材料配件的介紹,但五年後的今天深水埗剛經歷棚仔拆卸,新場地租金貴,不少檔主難以負擔,開幕那天當局竟派清潔龍阿德到場,不知是有什麼骯髒需要清洗,那麼我們是否真的以這個舊區的歷史自豪?

宣傳背後引伸的問題是,誰來定義城市的美醜?這次宣傳香港項目惹來民間訕笑,證明本地人與政府對「美」的理解出現分歧。有受訪者指出,廣告宣傳可以做的事很少,只是建立一個感性形象,這是今次採訪題目的性質,也是難度所在。因為宣傳看的是整體觀感,我無法確切問出現在缺少了什麼,或者加入什麼元素就會是好宣傳。但當廣告業內人士告訴我,構思旅遊宣傳廣告時需要照顧本地人,我才發現這就是指標——遊客與本地人看這個城市的角度原不應割裂,好的宣傳能夠對內凝聚,再合力向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