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貼地」的藝術

記者|何泳薇

構思稿題時,一道問題纏繞我:「甚麼是文化?甚麼是藝術?」相信對很多人來說,文化是抽象的,藝術是遙不可及的。

最終我們選了抗爭音樂作題。訪問中提到本地樂壇在社運下的發展前景,三個受訪組合不約而同地表示:社運為創作提供了養分。回顧歷史,這見解不無道理。1969年美國的「胡士托音樂節」在反戰、和平的訴求下催生;德國柏林圍牆上的塗鴉也反映對自由、和平的渴望。

在過去半年,示威確實激發港人的藝術創作靈感——「連儂牆」上的文宣和塗鴉、抗爭歌曲、行動方式如「人鏈」等均是藝術,使人驚嘆。大家或不以為意,甚至有人想盡辦法抹去它們。但他們沒有意識到,藝術不一定是陽春白雪,非要盛裝觀賞不可,也不需要飽讀詩書才能了解箇中含義。與其說政治和文化藝術密不可分,倒不如說文化是人們表達所想的出口。如受訪者所言,他們創作只為表達感受,及反映現況。若這些創作如政府所言「煽動」他人示威,那該反省的是,甚麼喚起市民的憤怒?

當政府耗資過百億建造西九文化區推廣藝文,歌手和樂隊在工業大廈自掏腰包埋首創作。其實藝文可以很「貼地」,是我們生活一部分,能夠引起共鳴、道破心境。

完整報道:抗爭中,仍然高唱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