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尊重社會每一個個體

記者|貟怡欣

在接觸到「流產胎墳場」這個題材之前,我從未想過在社會的某個角落,有一個群體叫「小產媽媽」,也從未想過以六個月作分界線去劃分胎兒,到底意味著什麼。所以,當編輯剛提議這個題目,我眼前一亮,感到十分新奇。

我一方面感嘆香港人對社會少數竟如此關懷備至,一方面也疑惑,為什麼如此糾結一個甫成形的胎兒埋在哪裡的問題?想來,我已經度過胎兒的階段,又未及為人母的年齡,對還未出生的一個小生命的知覺,實在無法感同身受。

後來,在訪問中漸漸瞭解這些曾經痛失腹中子女的母親,才慢慢理解她們經歷過的痛苦。其實,每個人對待哀傷,對待這種意外的態度都很不同。而一個良性的社會,需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選擇,並盡力給予援助。最終「永愛園」能夠落成,既離不開流產胎母親的爭取,也離不開社會公眾的理解與支持,及政府願意回應的態度。

反思自己從小的教育,皆是教我「不要展示軟弱」,「社會很殘酷」,「很多事情很難改變,那就去適應」之類的話。於是我不加思索地努力,以免淪落成社會的底層和弱者,卻發現自己從不曾深入思考這些言論背後的邏輯。其實這一套說辭,只是在為不關注「人」的社會環境辯護而已。

如今,社交媒體的出現,將罕見病,動物保護,同妻等眾多議題置於聚光燈下,身為記者,我們不能視而不見。雖然會面臨審查等一系列困難,仍應主動思考,制度到底何處有漏洞,要如何修改和彌補。即使到最後仍免不了被消音,也可以先整理資料、寫下報道,作為歷史的記錄。

完整報道:流產胎入土為安 解媽媽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