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以外 法國人眼中的 「黃背心運動」

法國「黃背心運動」自去年11月爆發,至今持續逾四個月。民眾訴求由起初反對政府增加燃油稅,延伸至各類民生議題,以及對總統馬克龍施政的不滿。內政部估計,巔峰時期有逾28萬人參與,雖然現時人數銳減,但至第16週(3月3日)全國仍有近4萬人上街。「黃背心」示威者抗爭手段激進,有人會焚燒汽車及路障、破壞建築及歷史文物、打破商戶門窗搶劫,甚至攻擊警察和記者。運動最少已造成12人死亡、逾2000警民受傷。

記者 攝影│趙芷君 編輯│邢穎琦

筆者現居於法國第三大城市里昂,據筆者在當地兩周的觀察,里昂「黃背心」人數不太多,遊行隊伍有約二、三百名示威者,部分人手持法國國旗,於隆河的Bridge Guillotière前與警察對峙。警方曾出動防暴警察,多次施放煙霧彈驅散示威者,有人被彈頭擊中暈倒,場面十分混亂。同一時間,十多名「黃背心」示威者聚集在市中心的白萊果廣場,於路易十四雕像前放滿標語,向途人解釋示威理念。

里昂市的白萊果廣場(Bellecour Square)內,有部分「黃背心」示威者手持標語,向途人解釋運動訴求。(趙芷君攝)

「黃背心」表示會繼續抗爭 直到社會有所改變

「黃背心」示威者Said Membre表示希望爭取法國退出歐盟。他認為歐盟的政策封閉,經常忽略與中美的合作機會。他又指,經濟較佳的德國主導歐元區貨幣政策,實行緊縮政策,令其他經濟較弱的國家包括法國,無法透過將貨幣貶值而促進經濟。再加上法國每年都要承擔高昂的北約軍費,社會經濟難免被削弱。他又批評總統馬克龍偏袒富人,即使法國政府今次讓步,願意提高最低工資,但政策經費均來自稅收而不是富人,無助減輕貧富差距。面對社會的不公平,Said Membre決意反抗到底。

示威者Said Membre希望爭取法國退出歐盟,表示會繼續上街,直到社會有所改變。(趙芷君攝)

開始變質的社會運動

筆者曾在2月的一個周未到訪首都巴黎,當時警方正為「黃背心運動」布防,香榭麗舍大道有三分之二被封鎖,十多輛警車嚴陣以待,部分商店索性提早關門,本來最熱鬧的地區顯得十分冷清。

警方封鎖通往隆河一條前往市中心的橋(Bridge Guillotière),由防暴警察駐守,防止示威者衝擊。(趙芷君攝)

連月來的示威,令法國民眾逐漸對「黃背心」失去耐性。就讀尚慕蘭第三大學的Eglantine Deschamps認為,「黃背心運動」出發點合理,但現在無法支持。她認為,連串示威引致大批警員受傷,部分示威者在混亂當中死亡,無辜的市民亦不能倖免。她又說11月以來每個周六,「黃背心」封鎖中心區域及道路,她居住小鎮的超級巿場被迫關門,居民未能到城市上班工作,運動嚴重影響法國民眾的日常生活。

同校的法律系學生Alexandre Cholet就覺得「黃背心運動」已變質,慢慢滲入大量充滿仇恨的言論。他認為在部分極端政黨的操縱下,示威者由最初和平上街,到今天漸趨暴力。他解釋,極端政黨利用政治宣傳、騙局、甚至假新聞,試圖控制「黃背心運動」。

Alexandre又認為「黃背心」示威者大部分訴求不切實際,如提升最低工資兩倍,或徹底取消燃油稅等,未有考慮法國原有社會制度。但他認為,「黃背心運動」也有其成效,促使政府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全國公民大辯論」,讓民眾就政府施政發表意見,當局承諾辯論結果可能作為施政參考,鼓勵了更多民眾參與法國政治。

「黃背心」示威退潮 民調指過半人盼抗爭結束

「黃背心運動」持續四個多月,據路透社報道,法國具公信力的民調機構「Elabe」2月中發表一項調查,指五成六受訪者認為,「黃背心」示威者應取消每周末的抗議活動,反對聲音首次佔多數。運動曾獲大多法國人支持,但隨激進的暴力行為日漸增加,每三人就有二人認為,目前在街上抗議的人,行動違背抗爭初衷。當局為平息民怨發起的「全國大辯論」,已在1月15日展開,總統馬克龍受重創的支持度也逐漸回升。雖然法國社會的未來仍充滿未知之數,辯論結果還是值得期待的。

警方待遊行隊伍行至Bridge Guillotière前,施放催淚彈驅趕示威者。(趙芷君攝)
約二、三百名「黃背心」示威者上街遊行,舉標語表達訴求。(趙芷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