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手語教學 讓聾生聽得見

聾校禁打手語 學習進度嚴重落後

在主流學校不能用手語,但原來聾校一樣以口語教學為主,聾生之間只能私下用手語溝通。

34歲的沈栢基患有嚴重聽障,曾就讀於聾校,他說,當 校長和老師經過時,聾生就要立刻轉用口語。學校只有部分老師懂手語,老師大多會看口型,嘗試理解他們的說話。若老師不明白,他們要慢慢地再說一遍。他認為這樣的溝通方式費時,拖延學習進度。他看過主流小學的課本,發覺聾健學校之間的學習程度差異很大,不禁驚嘆:

沈柏基希望聾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莫泳浵攝)
沈栢基希望聾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莫泳浵攝)

「聾校的六年級才是主流學校四年級的程度!」
沈栢基慨嘆老師不理解聾生讀唇的困難,誤以為他們不專心上課:

「我們單靠讀唇很辛苦,要不斷猜,花很多時間才能理解。」

例如默書時聾生會戴耳機,老師以為他們能聽見,遮著口型讀默。事實上,他們只能分辨有多少個字,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最後不斷答錯,被老師責罵。

 

聾生無障礙學習 雙語共融創建平等

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在2003年成立,是亞洲首間發展手語研究和訓練的中心,研究範疇包括手語語言學、聾童語言發展、手語教學及聾人教育。在2006年,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重申聾人或弱聽人士應獲得手語教育的機會,教師亦應接受相關的訓練。因此,中心於2006年開始推行「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下稱雙語計劃),是香港聾人教育制度裏首次出現手語的雙語教學。參與學校須於每級設立一班共融班,每班共有六位聾生就讀,由兩位老師分別負責口語和手語教學。計劃推行至今,有平安福音堂幼稚園、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獻主會小學及聖母院書院參加,共有75名聾生在以上的主流學校就讀。

羅依琪(右)指自己是聾生的翻譯員,外出午膳時會協助他們購買食物。 郭芷晴(左)與其他五個聾生從幼稚園開始一起讀書,互相支援,感情十分深厚。(呂穎瑤攝)
羅依琪(右)指自己是聾生的翻譯員,外出午膳時會協助他們購買食物。
郭芷晴(左)與其他五個聾生從幼稚園開始一起讀書,互相支援,感情十分深厚。(呂穎瑤攝)

郭芷晴雙耳患有嚴重聽障,耳朵只聽到放煙花、飛機引擎等聲音。她從幼稚園開始參加雙語計劃,現於聖母院書院就讀中一,性格活潑好動,說得流利的口語,與健聽人士無異。她說自己在學習上沒有任何困難,看不懂老師口型時,會透過手語了解課堂內容,老師更說她的數學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芷晴也表示很喜歡上學,因為藉著手語,她可以學到新知識和認識新朋友。

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會為參與雙語計劃的學校提供手語課程,剛入學的聾健老師和學生都必須學習手語。

「我們都是平等的。」

郭芷晴不但在班裏找到自己的聾人圈子,更結識到健聽朋友,其中一個是中三健聽生羅依琪。她們於棒球班和籃球班結識,雖然課外活動沒有手語翻譯,但懂手語的羅依琪會幫郭芷晴翻譯,向她解釋「籃底」等術語。羅依琪指班上沒有排斥聾生的情況,雖然有些同學手語不純熟,但也會跟聾生用肢體動作聊天。羅依琪認為與聾生一起學習是特別的經歷,會更了解聾人的需要。她笑說:「以前在街上看見有人打手語,會覺得他們很奇怪,現在則會好奇他們在說什麼。」

 

姚勤敏解釋雙語計劃在主流學校進行,是為了讓聾生有豐富的語言輸入,不會因接受手語教學而欠缺口語發展。(呂穎瑤攝)
姚勤敏解釋雙語計劃在主流學校進行,是為了讓聾生有豐富的語言輸入,不會因接受手語教學而欠缺口語發展。(呂穎瑤攝)

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高級項目主任姚勤敏指,雙語計劃對聾童的語言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坊間對手語有誤解,認為發展手語會令聾人的口語能力衰退,但其實聾生的手語、口語和寫作能力會互相補足。該中心在2007年進行了跟進研究,發現在雙語計劃下的聾生學習進展速度,普遍較只接受口語教學的聾生快,亦會更主動學習。

 

 

 

繼續閱讀:

民間爭取雙語教學 惟政府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