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繫囚友 鐵窗內外憑信寄意

監獄重門深鎖,在囚人士彷彿與世隔絕,電話、互聯網等通訊工具一律禁用,唯一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就只有每月兩次、每次30分鐘的親友探訪時間。可是,不少在囚人士監禁年期較長,與親友關係疏離,因而乏人探望,難免感覺孤單。

有見及此,懲教署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為無人探望的在囚人士提供關懷服務,筆友計劃就是其中一種,希望義工能與在囚人士互通書信,聆聽他們的心聲,分享監獄以外的大事小事,將他們與鐵窗外的世界連接起來。另外,亦有不少在囚人士會寄信往電台節目,盼主持代為讀出寄予親友的信件,隔空傳情。

記者│馮婥瑤 編輯│潘祖兒    攝影│馮婥瑤 馮一芯 潘祖兒

 

尊重筆友 不當他們是囚犯

在懲教署的鼓勵之下,香港友愛會於1982年成立,招募義工探訪無人探望的在囚人士,或成為他們的筆友。Michelle Lui在2006年加入友愛會成為義工。她加入協會時只是探訪員,但當時需要探訪的在囚人士人數較少,難以跟她配對,於是自2011年起她兼任筆友,取了筆名「豬女」,最多曾同時與30名在囚筆友通訊。

Michelle將所有信件珍藏,與筆友交流是她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潘祖兒攝)
Michelle將所有信件珍藏,與筆友交流是她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潘祖兒攝)

Michelle現有十多名筆友,大部分都是被判終身監禁的。自覺健談的她寫一封信需要兩小時,可以一氣呵成寫滿十頁信紙,筆友都說能感受到她的誠意,友愛會更曾頒「最佳筆友獎」予她。她每月平均收到十封在囚筆友寄來的信件,就算以前的工作再忙,也會在一星期內回信,不希望對方等候太久。

在信中,甚少在囚筆友會主動透露因何事入獄,Michelle亦從不直接詢問他們的背景,以免觸及痛處。曾有筆友寄來新聞,暗示自己因吸毒而誤殺他人,亦有人坦承是被判終身監禁的殺人犯,對此她毫不介意:「我視他們為朋友,在腦海裏從沒意識到他們是坐牢的人。」

難忘一封令她流淚的信

儘管Michelle與在囚筆友的生活南轅北轍,但仍有不盡話題。她不時出外照相,拍下香港各處建築物的轉變,夾附在信中一同寄往監獄,讓他們在獄中都能感受香港的變遷。在囚筆友不時會向她抱怨獄中飯菜不好,又或提到伴侶沒來探望,連最隱密的心事,筆友都會告訴她。

一名年輕在囚筆友在信中說,母親過世後,姨姨來探訪時著他於母親出殯當日不要前來,因為不忍心看見他被懲教署職員扣上鎖鏈押來。他當晚內心掙扎,躊躇該去還是不該去,哭得徹夜難眠,為自己犯錯入獄、不能見母親最後一面悔疚不已,最終他寧願被扣鎖鏈,也堅持前往送殯,不然一輩子都不得安樂。這封信令Michelle最為難忘,當時更讀到落淚︰「這是他得到最大的懲罰,相信比他失去自由的懲罰更大。」她在回信中列印了一些鼓勵語句,望他日後能努力做人。

繼續閱讀:

大氣電波傳情 囚友重獲信心

親如家人 感情建基於互信

友愛會︰情雖深 不鼓勵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