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局的前世今生

昔日市政局總部位於大會堂旁。其職能之廣,包含管理文娛康樂,同時負責街道清潔衛生等工作。(王靖媛攝)

編輯│王靖媛 記者│羅煒婷 何家朗 攝影│羅煒婷 王靖媛

回歸之後,香港政局洗牌。

「當時民主黨勢力大、人才多,怎樣可削弱民主黨?唯一出路是殺局,將民主黨階梯斬斷。」

1999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解散市政局。末屆市政局議員、民建聯鍾樹根坦言,當年不得不支持政府做法。然而,殺局導致政黨發展青黃不接,建制派亦不能獨善其身。

「很矛盾,當你對手比你強太多,你寧願跟他同歸於盡。政治就是如此。」

鍾樹根指,當年支持殺局,是為了跟民主黨「同歸於盡」。(王靖媛攝)

殺局以後 民主建制兩皆誤

香港曾有三級議會,立法會和區議會中間,還有掌管市政的市政局(香港和九龍)和區域市政局(新界)。1999年,特首董建華決定「殺局」。巿政局原來負責的衛生、文娛康樂等決策,自此由新成立的食物環境衛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政府部門處理。

曾任區域市政局議員的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形容,董建華殺局的背後,實有不少智囊獻策,目的只為削弱民主派的生存空間,因此舉猶如「燒糧倉、燒人才庫」。

其時市政局的民選議席多由民主黨奪得,何俊仁解釋,當時市政局有穩定組織的功能,擔任市政局議員的黨友,既有不錯收入,亦有舞台發揮。誰希望選立法會,就看誰在市政局的票多,該局被視為政治晉升階梯。殺局後,民主黨空間、資源被削,大量「第二梯隊」上流空間被堵,造成內部矛盾。民主黨其後四分五裂,不少人均歸咎市政局被解散。

但殺局後青黃不接的並非只有民主黨,工聯會的東區區議員王國興,曾任市政局議員,他亦認同斷層確實存在。他認為政治人物需有足夠歷練,由區議會逐步晉升至立法會;失去中間的市政局後,議員無法體現這種晉升,他慨嘆:「殺局是香港政治人才栽培上的一個失誤。」

王國興直指殺局是一個失誤,政黨培養政治人才有困難。(羅煒婷攝)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分析,殺局對兩大陣營政治人才培訓與承傳均有影響。但對民主黨中生代影響肯定大於民建聯,因民建聯有錢「養住」一群人全職從政,慢慢等待機會;相反民主黨兩局議員退下來後,要上立法會就變得困難,不少人被迫轉行。

收權行政部門 民主成分倒退

80年代以前,立法局全是委任議員,市政局是香港唯一有民選成分的議會。市政局議員權力、民望如日中天。80年代中,立法局和區議會相繼加入民選議席,社會上始有聲音討論香港是否需要三層議會。

1998年施政報告「區域組織檢討」中,董建華提出禽流感事件反映兩局處理食物安全、環境衛生方面職權過於分散,架床疊屋,欠缺有效中央統籌。加上當時社會有聲音,批評兩局權力過大,浪費公帑,故提出成立新部門取代兩局,即現在的食環署和康文署。

馬嶽指,殺局關鍵在於政府希望收回食環、康文等權力。殺局客觀效果的確對民主派影響最大,但認為扼殺民主派只是殺局其中一個目標。

由民選議會變成完全不經民選的官僚部門,無疑是民主倒退。但馬嶽同時指,當年市民不如今日般重視透過民選議會行使民意,對市政局工作如倒垃圾、管理球場等較輕視,故殺局並未遇太大阻力。

何俊仁認為殺局是高層次政治決定,令民主黨元氣大傷。(王靖媛攝)

繼續閱讀

議員決策 政府必須執行

道是放權區會 名不副實

時不與我 被遺棄的兩局議員

後記:臨立會到市政局 民主不進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