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陳美君 記者:葉嘉怡 茅淑怡
香港《明報》宣佈撤換總編輯,由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前總編輯鍾天祥,下月1日起出任《明報》首席執行總編輯,在香港新聞界一石激起千重浪。不少人擔心香港會步馬來西亞後塵,《明報》大老闆,常青集團主席張曉卿會為經濟利益犧牲新聞自由。在馬來西亞,張曉卿及常青集團旗下報章的新聞編採自由亦遭批評。不少大馬傳媒人得悉香港明報空降總編輯,紛紛寄語香港媒體捍衛新聞自由。
擁四大中文報 收購南洋引反對浪潮
張曉卿的媒體王國由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主領,世華媒體由明報企業、星洲媒體集團有限公司和南洋報業控股有限公司於二零零八年合併組成。除香港《明報》,世華媒體在大馬擁有四份中文報:《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南洋商報》和《中國報》。與該集團報章屬競爭對手的大馬《東方日報》,其副總編輯黃金城形容張曉卿為「大馬梅鐸」。
張曉卿壟斷大馬報業,源於二零零六年常青集團併購南洋報業。南洋報業在二零零一年被執政集團屬下的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收購,交易於五月二十八日完成,(故稱為「南洋報變」或「五二八報變」),二零零六年全部股權轉售予常青集團。在併購前,大馬中文報業由常青集團與南洋報業集團兩家企業並立。黃金城指,馬華公會無力管理南洋報業,幾年間虧蝕上億令吉(超過2.33億港幣),最終讓張曉卿「坐收漁利」,輕易將傳統競爭對手收於股掌之中。
南洋報業從被收購到易手,一直遭當地華人激烈反對。由於憂慮言論和新聞自由受控制,以及報業被壟斷,傳媒人二零零一年發起「黃絲帶」反收購、反壟斷運動,近百位專欄作者和撰稿人宣佈拒絕為常青集團的報刊撰稿。後來又組織「維護媒體獨立撰稿人聯盟」 (簡稱「撰稿人聯盟」),關注大馬言論與新聞自由,部分人至今仍堅持「罷寫」。
不過反對行動以失敗告終,曾任《星洲日報》記者、《獨立新聞在線》總編輯的傳媒評論人莊迪澎指,過去中文報在競爭中以「敢怒敢言」博取讀者青睞。報章遭壟斷後,輿論空間和新聞自主性萎縮,在沒有對手制衡及無替代選擇下,言論打壓和封殺加劇。但他認為,這場運動不應以最終收購的成敗來論英雄,「反對行動對馬來西亞的新聞自由運動的發展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甚至是近代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一場具有標桿意義的社會運動」。華人社會過去並不重視「新聞自由」,也未正視政黨控制大眾媒體的弊端,但反收購運動反映出新聞自由已開始成為華人政治的議題之一。同時,報章面對群眾的壓力大了。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甚至會嚴厲批判報章。反對行動令社會更關注新聞自由,也間接促成《當今大馬》中文版與二零一二年已停刊的《獨立新聞在線》等新媒體出現,抵抗主流媒體的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