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明在無綫電視任職了十六年編審,其作品題材種類多元化,如《金枝慾孽》講宮廷女性勾心鬥角、《飛女正傳》描述「中女」心態話題,最新劇集《天與地》因題材新穎大膽,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有「金牌編審」之稱的他坦言,多人欣賞他的作品令他很高興:「難得有劇集真的受觀眾注意,多了人願意讚編劇,當時很高興。例如《金枝慾孽》,當時意外地受到很多傳媒的注意……當時的虛榮感很難忘。」
編劇被忽視 創作受資源限制
自己創作的劇集受熱捧固然值得高興,但受捧的往往只限於台前而非幕後。周旭明認為現今觀眾看劇,只留意劇集的演員和監製,編劇的功勞往往被忽視。楊雪兒說曾有前輩把編劇比作廚房大廚:「我們大廚就在廚房炒呀炒,演員和監製就是服務上菜、招呼客人的那位,做客人當然只會認得服務的那一位,你不會知道裏面的大廚炒得多辛苦。」
對外,編劇的功勞被忽視,對內,編劇的天馬行空亦受資源限制。曾在無綫電視編劇組工作三年半的陳可兒舉例指,因為聘用大量臨時演員十分昂貴,結果無綫拍攝古裝片的千軍萬馬、兩軍開戰場面時,最後只得二十多人演出,令畫面不能配合編劇的劇情設計。她認為資源問題亦限制拍攝效果:「要好看,你當然會拍攝角色如何在火場中陷入火海,但當你沒有錢時,就只能交代他從濃煙裏走出來。」
起薪點低 六天工作制
受局限的不只是創作資源,還有編劇的薪酬數字。無綫電視編劇入行起薪點約八千五百元,相對其他行業為低,而且是六天工作制,陳可兒覺得無綫每天的工時雖然不長,但一周只有一天放假,令她感到辛苦。她又指,升職後加薪幅度亦不理想:「到我三年半後離開時也不超過一萬五千元。」
公司的工作環境亦未見舒適,作為文字工作者,卻連一張書桌也沒有。陳可兒說:「我們全日留於房中,沒有自己的位置,只得一個如骨灰龕位的儲物箱放東西。沒有寫字枱,大家要在大腿上寫字。有些房間容納不了一張桌子,每人只能圍成一圈想橋段。」
電訊盈科、有線寬頻及城市電訊分別向廣播事務管理局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城市電訊創辦人兼主席王維基於早前高調挖角,電視編劇亦是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