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在香港國際機場,說: 終於可以離開香港」
「(某君)在某機場,說: 又要回到鬼地方」
你身邊有沒有一個或以上的朋友有在社交網站發表過類似的帖子? 身邊總有一些朋友,他們每次離開香港,都似是逃難一樣,說自己終於可以撇下香港的「東西」,好像很討厭這一個地方,要離開這裡才可好好休息,呼吸,離開的時間是愈長愈好。
到底是甚麼令我們如此渴望逃離我們的城市?其實香港都有無數的公園,不乏大樹、鮮花、小草,天然人造的都有,而一般人一星期總有些假期,但它們就是和休閒扯不上關係。如果我們所嚮往的,是綠油油的草地、澄明的海洋、有故事的建築物,可以尋寶的書店,會和你閒聊的陌生老闆……為甚麼這些都無法在這兒立足,這些都必須用機票去換取,難道這是國際化的真諦?
當然,沒人可以說香港連一個可以讓你放鬆下來的地方都沒有,不過香港是不是一個住得舒服、活得自在的地方,到底我們是在生活或是生存,大家心中有數。而偏偏同一時間,每天都有來自江湖四海的旅客要一睹香港的風采,認真諷刺。
我們的城市是個購物天堂,有數不盡的地標,但更真實的香港是:這兒的人「被熱衷」於一場疑似的選舉;有人高舉「愛護香港」的旗幟企圖去打壓別人在法治上的權利;民望不是任命重要官員時要考慮的條件。如果加上這些,他們會如何看這個五光十色的城市?是不是會很慶幸自己只是一個旅客?
這幾年,我覺得香港病得愈來愈嚴重,又或者只不過是自己真的大了,看到更多後才這樣想。這三年在象牙塔過活的日子叫人反思甚麼是幸福。中大的環境雖然是日曬雨淋,但換來更多的機會看到日出、晚霞、夜星,那種源於大自然的感動是一種慰養心靈的良藥,看著天空,每個人是很渺小,我是,其他人也是。面對著自己想追求,要捍衛的,最怕就是自己先認輸、認命。早前在各地出現的「佔領」行動提醒我們,原來香港絕不是世上獨有的患病城市,各地的人都企圖幫自己的城市斷症治病,對現代生活作出反思。雖然現時帶來的改變很小,甚至將來或都沒改變,不過看到有人捍衛生活,為自己重獲自由的靈魂,總有一點激動。不過,我們又願意付多少的代價去改變?
大學線總編輯 何敬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