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回顧死刑的故事

兩判死刑 重獲新生

110death5
寶叔現時醉心創作福音字畫,圖中為他最得意之作。

一九六六年後,死刑制度雖仍然存在,但由於當時英國執政的工黨極力反對死刑,因此所有香港死囚都會被英女皇「必然特赦」,改判終身監禁。現年七十六歲的林寶(寶叔)就是這樣逃出生天。

寶叔三十多歲時因生意糾紛,被指買兇殺人而判處死刑。寶叔指出,他當年只叫人幫他「收數」,但「收數佬」與「債仔」爭執起來,最後混亂中發生命案:「我當時的用意是叫他們替我收錢,而非殺人。但警方也不理,事情既然因我而起,就說我買兇殺人,判了我死刑。」

其後,寶叔獲得三十年有期徒刑特赦。但是,他在獄中經常受到其他囚犯毆打。有一次,傳來太太遭人打劫兼被刺傷的消息,他便失常起來:「我聽到消息就整個人瘋了,便跟他們『搏命』。」他搶了一把刀過來,插死其中一名囚犯,於是再次被判死刑,兼被押送至小欖精神病院。

十八年間,寶叔痛定思過,信奉了基督教,在精神病院裡幫忙服侍病人,替他們洗澡更衣。寶叔說:「從中我領悟到神的愛,自己也不再那麼執著。如果你沒有那種愛心,根本不能服侍精神病人。」後來寶叔跟一位書法了得的病人學習書法,他的墨寶更成為每年監獄賣物會的熱賣品。一九九四年,他獲得特赦出獄,現於油麻地開舖賣福音字畫。110death7

法律通過 廢除死刑

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三日,由時任布政司霍德爵士提出的廢除死刑法案,在立法局進行投票,結果在四十票贊成、九票反對、兩票棄權下成功通過,最高刑罰以終身監禁取代。當時法案曾引起社會關注,據當年的民意調查,有七成市民反對廢除死刑。當時的立法會議員譚耀宗也持反對意見:「當時覺得死刑一來可以平息民憤,二來具阻嚇性,就由它保留,無謂主動廢除。」而當年主張廢除死刑的立法會議員李柱銘卻認為,死刑未必有阻嚇作用,因犯案者只會考慮被捕機會的可能性,而不會因為有死刑就不去犯案。

反死刑運動 香港具影響力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活動幹事陳文慧指:「香港在廢除死刑後,犯罪率比以前有死刑時還要低,成為一個廢除死刑的好借鑑。」現時仍有不少國家保留死刑,因此香港這個小小城市,對於很多華人和東南亞地區的反死刑運動來說,起重要的示範作用。
一直積極參與反死刑運動的甘浩望神父也表示,香港在全球推動反死刑運動上有優勢,因為任何與人權有關的事件都可在香港公開討論,較易引起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