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追求數量而不是質量」
此外,二十四小時新聞報道的出現,以及網絡新聞日漸普及,亦是新聞質素下降的原因。為了精簡人手及更快報道事件,有傳媒機構會要求部分記者每天只專責在外採訪新聞,然後將資料傳送到總部,讓一些較資深的記者撰寫稿件,將各種零碎的資料併貼在一起。這種「斬件式」處理新聞報道的手法,導致記者變成了「車衣女工」。薛健鋒說︰「我們行內稱之為『工兵制』,即一個記者會的內容,有兩位記者,一位只負責轉述,另一位就負責寫,在外面採訪的記者不會學懂如何判辨新聞的重點。」
現職於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對外事務部主任的前商台記者黎曉凝,就分享了一個最極端的例子。 她表示,曾見過有同事一天走了七至八單新聞︰「每一分鐘都很緊張,為了要比其他台快數分鐘,記「新聞部管理層對每日的新聞早已有一套『看法』,記者很多時被要求『照單執藥』。」她認為,在這種環境下,記者根本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停下來仔細地分析新聞的角度。
現於香港樹仁大學任職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的李家文,曾經在無線電視新聞部工作超過十三年,任職過記者及助理採訪主任。她亦認為新聞台發展廿四小時新聞之後,時間變得很緊迫,前線記者根本沒有時間消化新聞內容︰「政府發佈消費物價指數,(上司)就先要你去『扑咪』(指記者拿著咪高峰訪問被訪者),『扑完咪』就要立即在二十四小時的新聞節目上報導。你除了執行老闆的決定,還可以用腦袋來做什麼? 」
做得好一定有人知
有人抱怨記者待遇差,亦有人對這個行業非常樂觀。曾先後在新城電台、《東方日報》及《明報周刊》任職記者的陳曉蕾,不否認記者的待遇很差,但她希望有心的記者不要因此而離開:「如果因為做記者待遇差就離開,便會很難過。」
「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然後再找一個空間去配合自己。」一九九七年前,她想採訪回歸新聞,知道《東方日報》政治版有很好的採訪環境,於是便轉投那裡工作;後來她想做專題,於是便轉職到全行專題篇幅最長的《明報周刊》;現在她想寫書,心知報館不可能滿足其要求,便決定成為一個獨立記者。
她認為:「用心做一定會有人看見的。」她憶起初入行時,新城電台同事湛國揚的說話︰「做一個『sound bite 』(即記者從訪問中節錄受訪者最精彩的內容)起碼要訪問三十個人!」她表示,自己就曾試過在一次採訪屋村鼠患的新聞中,真的訪問了三十個人,才找到一個婆婆扮老鼠叫聲的精彩sound bite,來反映鼠患的嚴重性。早前新城電台的舊上司李少媚遇上她時還說:「我到今天都記得你的『sound bite』呢!」由此可見,記者辛勤工作,絕對有目共睹。
免費電視加入競爭 為困局解結
廣管局將近完成免費電視牌照的申請審核,日後將會有更多新聞台在免費廣播的市場分一杯羹。柳俊江期望新加入的電視台會帶來競爭,而不是抱著緊縮資源的心態去做新聞。雖然已經離開,但他仍然覺得新聞行業值得年青人一試:「不論你的思考能力、應變速度、處理人際關係等各方面,你必定會比其他同年的人成長得更快。」他又補充,做記者不能抱著賺錢的態度,因為記者能令你自我增值、擴闊視野,但並不是一塊「找份好工跳槽,賺大錢的踏腳石」。區家麟則認為不需太悲觀︰「雖然記者工作很累,但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的一份工!」他認為如果有心做記者的話,一定要在新入行三、四年裡盡量嘗試做好每一件事,深入了解這個行業的本質,然後才決定自己是否想繼續做下去。同時,他盼望傳媒老闆能夠重視人才:「其實這班人都是精英,他們是否值得更高的待遇?我想傳媒老闆要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