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江湖 阿婆版

專題組(報章/雜誌)優異獎 得獎者:《明報周刊》專題組資深記者陳伊敏
得獎作品:《拾荒江湖(阿婆版)》 

撰文 潘悅瑤

作品簡介:老人拾荒問題存在已久,但一直未得到正視。〈拾荒江湖〉阿婆版,細緻刻劃阿婆的拾荒生活,讓讀者以不同的視角,體會這群長者謀生的智慧、與社區的關係、了解他們真正的需要,警醒大眾關懷這班拾荒老人。

112CUJA9

「要看清楚拾荒老人的面貌」

每當見到老人拾紙皮,陳伊敏總是感到心酸。因參與「平等分享行動」而近距離接觸拾荒老人,她不能忘記拾荒婆婆接過朋友派發的西餅時,眼神流露出來的喜悅:「當我握著她們的手、望著她們的時候,我覺得她們有好多故事可以分享。我很想具體、細緻地去觀察拾荒老人家如何生活、面對甚麼處境。我很想行前一步、看清楚一點。」

於是,陳伊敏花了一個星期,走訪上水、深水埗、旺角、太子等地區,希望找到接受她訪談的婆婆。「其實找Case(個案)真的不易,因為拾荒長者多是流動的,今日見到他,明日又不見了。」終於,她在北區遇上了花婆婆。「我見到她站在路邊,神態自若;腰間掛著一把刀,表現得好俠義、好非凡;她笑起來臉上的皺紋像盛放的菊花,好溫柔。」就這樣,陳伊敏開始了與花婆婆接觸。

 發掘被遺忘的道德價值

112CUJA_chan
陳伊敏

「有時候,我會忘記了自己是記者,只是陪在婆婆身邊,跟她聊聊天,聆聽她的故事,親身去感受她的世界。」在花婆婆身邊的三日裡,陳伊敏深深被這一顆美麗的心靈所感動:「花婆婆每日朝九晚九守在藥房外面等收紙皮,受日曬雨淋,只賺得二十塊。一個活得這麼卑微的老人家,都有能力保護街坊(曾有人出價五蚊買一個紙箱,但婆婆拒絕。因為紙箱印著藥房地址,她擔心對方走水貨,會連累藥房的街坊。、與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婆婆家裡有一大箱嶄新的文具,她希望有一日能送給有需要的小孩子);見到街上有紙皮,她會話『唔好賺到盡,要留返比人』;她賣紙皮從不加水(很多拾荒者會把紙皮弄濕,增加紙皮重量,以賣得更高價),堅持老實……我很希望能夠引起讀者反思,原來我們遺忘了很多美好的價值觀。」

「這篇報道不是要消費拾荒老人的貧窮或悽苦,我要展現的,是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的那種頑強的生命力和謀生智慧,以及江湖道義。」陳伊敏希望大眾捨棄既有思維,不要覺得拾荒婆婆總是弱小、總是受到社區的遺棄。「其實婆婆很堅強、很值得我們尊敬,她與社區的關係很密切,是當中的一部份!」

報道背後 未完的故事

拾荒江湖」阿婆版刊登後,有讀者致電陳伊敏,希望幫花婆婆安裝平安鐘;有朋友找來油濕機、助行器送給花婆婆,想令她生活過得舒適一點;在社工的幫助下,花婆婆終於能夠領取綜援。陳伊敏強調,要用心去感受婆婆的需要:「老人退而不休,以拾荒謀生,真是社會的悲哀。希望社會以更多的慈悲去看待這班老人家,他們曾經為社會繁榮而建設,年老時亦應該受到照顧、尊敬和關懷。」

評判意見

袁志偉:
圖像效果很強,描寫拾荒阿婆的形態、表情、困難和情景,讓讀者歷歷在目,文字引人入勝,十分難得,感染力強,可看到記者對這些小人物的真摯關懷。

趙應春:
陳伊敏文筆細膩,觀察入微,最欣賞她用心地投入這班老人家的世界,細心觀察他們的心態生活。她的文字技巧相當高,深深觸動讀者,有此筆力相當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