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航不似預期 消費者隨時得不償失

117flight_00

編輯│崔詠芝 記者│翟偉豪 嚴智暘 攝影│翟偉豪 嚴智暘

顧客事前未檢查清楚機票詳情,到辦理登機手續時才發現需額外付費便為時已晚。(嚴智暘攝)
顧客事前未檢查清楚機票詳情,到辦理登機手續時才發現需額外付費便為時已晚。(嚴智暘攝)

購得廉價機票外遊本值得高興,可是計劃好的旅程若遇上航班臨時取消丶訂票系統錯誤或飛機超賣等問題,便蒙上時間和金錢損失,最後所花費用隨時較本來機票的價格高。消委會統計數字顯示,二零一四年首十個月有關廉價航空的投訴,比二零一三年同期大幅增加三倍。最近有曾受影響乘客在社交媒體成立廉航苦主關注組,大吐苦水並分享追討賠償的經驗。除了收費和服務爭議,早前亞航空難亦引起大眾對廉航安全問題的關注。

航班改期或臨時取消

社交媒體上有廉航苦主關注組,成員達二千人,當中不少人留言批評航班臨時改期或取消,令他們大失預算,已付的酒店訂金隨時泡湯。關注組成員劉小姐任職服務業,去年五月經互聯網訂購兩張同年十一月來回馬來西亞檳城的廉航機票,於八月突然收到電郵告知來回兩程的航班均要改期,由早機去晚機返,變成凌晨機往返,旅程頓時縮短了兩天。當時廉航公司向客人提出三個建議:接受更改後的航班、退款或補差價更改目的地。但劉小姐因早已向公司申請假期,不能更改,便打算補差價改飛往南韓釜山,但職員表示補差價比重新訂購機票貴八百多元,最後她唯有先退款再另買機票;但退款申請卻一直杳無音訊,事隔八個月,到今年一月她才真正收到退款。劉小姐坦言是次不愉快的購票經驗,令她以後不會再乘搭廉航 :「你買了機票,要承擔取消航班的風險,又不知應否訂酒店;我的假期很少,難作彈性安排」。

譚文豪不認為廉航的安全程度會因機師經驗受影響,他補充「傳統航空公司也有新機師。」(翟偉豪攝)
譚文豪不認為廉航的安全程度會因機師經驗受影響,他補充「傳統航空公司也有新機師。」(翟偉豪攝)

於大型航空公司任機師達十三年的譚文豪提醒市民,由於廉航以平價機票作招徠,通常不會以追求穩定客源作目標,可能會為節省開支而調動或取消航班。「它(廉航公司)的心態是只要其機票賣得便宜,顧客下次還是會選擇乘搭。」而且航班行程排得頻密,一旦出現航班需改期或延誤便會出現「骨牌效應」,令其他航班紛紛受到影響。因此他提醒市民在選搭廉航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相關的風險。

收費系統出錯

廉航公司以超低價機票作招徠,吸引大批消費能力一般的上班族。每當往返亞洲各大城市的「$1機票」優惠推出時,官方訂購網站都會出現搶購潮。網絡流量大增,令不少消費者購票時遇上系統故障。任職文員的張小姐,去年十一月經香港一家廉價航空公司的網上系統訂購三張合共約港幣三千多元,從日本飛往香港的機票,準備以信用卡付款時,系統突然故障,於是回到上一頁面重新訂購一遍,仍未能成功確認付款。她致電信用卡中心查詢時,方發現訂票系統重覆收費兩次,共多付了港幣三千多元。廉航公司職員向張小姐表示,系統顯示她只有一次付費紀錄,建議她向銀行申請退款。其後銀行職員表示該金額已經過數給航空公司了,擾攘七個星期後,張小姐終獲航空公司退回多付的三千多元。隨後該公司用日元兌換成港幣到張小姐信用卡戶口,可是因匯率下降導致的損失問題再起爭拗,經過多番追討終獲退回匯率差額。記者向香港快運查詢,發言人指去年有關訂票系統的投訴比例大約為百分之零點五,低於航空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