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臨屋 一代人的回憶

單身人士上公屋 始於臨屋

譚國僑(右一)協助成立白田臨屋區居民互助中心。(受訪者提供)

臨屋區居民關係融洽,除環境使然外,社工也功不可沒。港英政府擔心臨屋區會變成罪惡的溫床,自1977年起資助志願機構設立社工隊,每隊約四人,服務3,000名住客以上的臨屋區。深水埗區議員譚國僑自1982年先起後在深水埗白田、沙田圓洲角及西貢沙角尾臨屋區擔任社工,他幾乎每晚都在區內做家訪,了解居民的生活困難。臨屋區有很多小孩,但父母教育水平低,他便邀請大專生在臨屋區辦補習班。

他也協助居民組織互助社,每星期就社區問題開會,但臨屋區住客認為自己是過客,一般都不大積極參與互助社。不過,為單身人士爭取上公屋,是臨屋區居民互助的成功例子。1983年前政府以資源有限為由,規定單身人士在房屋被清拆後不准申請公屋。數十名單身住客不滿政府漠視他們上樓的需求,在政府清拆葵涌興盛道和九龍灣臨時房屋區時,爬上屋頂上靜坐,並高舉「單身亦是人,為何被犧牲」的橫額抗議。其後,他們在中環的布政司署(前政府總部)外露宿26天請願,臨屋區社工隊、市政局議員、大學講師等都到場聲援。時任公屋評議會總幹事馮檢基亦參與請願,並致電當時的房屋署署長霍德,霍德承諾會處理此問題。1985年,單身人士獲准申請公屋。

星島日報於1983年7月7日的報道,見證單身人士26日露宿抗爭的展開。

 

 

 

 

 

 

 

 

 

繼續閱讀:

臨屋居民向彭定康大送活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