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翰銘:當詩遇上另類歌

「巧遇」《一剪梅》

憑借為多名歌手擔任監製的經驗,馮翰銘籌備了三年,終於在2013年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推出首張個人主唱專輯《樂章》。乍看填詞人,全是李白、李清照等聲名顯赫的中國古代詩人,令人大感驚訝! 原來整張專輯的歌詞都是從古典詩篇中精挑細選的。馮翰銘表示,把另類音樂與古代詩篇互相融合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巧合:有一天他正為創作靈感搜索枯腸,在網上尋找素材。突然看到李清照的《一剪梅》,當讀到「花自飄零水自流」時,他被該詞的意境所感動,便產生了為古典詩篇配樂的念想。

 

熟讀詩篇 感受意境

113people4
馮翰銘曾為眾多一線歌手擔任監製,如陳奕迅、容祖兒、陳慧琳等,馮翰銘與他們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圖為馮翰銘與容祖兒。

馮翰銘自小對中國古代詩文沒有興趣,但那次讀完《一剪梅》後他有了新的體會:「我們以前用了不適當的方法認識詩篇,死背、考試、合格、完成」。他認為這種學習方法令學生對詩詞的興趣大減,也不能感受裡面所表達的意境。他表示,詩詞和音樂其實有共通點:文字或歌詞表面上有一層含義,但在文字背後,我們亦可感受作者當時身處的環境與心理狀況,這是單單朗讀文字不能體會的。如《一剪梅》中「花自漂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一句表達的悲歡離合之情,死記硬背只會令該意境變得沒有趣味。

 

以新角度欣賞詩歌

113people5
馮翰銘(左二)與好友陳慧琳(左三)一同錄製節目。

馮翰銘希望透過歌曲混合詩篇的方式,令歌迷用另一種方法學習和感受詩篇。「古代詩人多數會以奏樂、吟唱的形式作詩」,他笑言,自知這張唱片太另類,聽眾未必能接受,因此演唱的歌手應該會被聽眾聲討,為了不「害」別人,所以便選擇自己唱。

「我的聲音不是完美的,唱歌的技巧也不一定是最好,但我最明白自己的歌曲想表達的情感」,親自唱自己作的曲最大的好處便是「利用最不完美的簡單,最直接地感動聽眾」。專輯中的歌曲也有邀請著名歌手朋友一起合作,用音樂來演繹這些幾乎被當代人遺忘的文化遺產:「我希望透過不同歌手獨特的聲音,把詩中的靈魂獻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