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 內地中產媽媽來港讀碩士
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只需搜索「香港碩士媽媽」等字眼,「中年寶媽花13萬逆襲上岸香港碩士」、「勇闖香港只為孩子」等貼文標題便會躍現眼前。為了讓孩子接受香港教育、獲取香港身分,不少內地中產家長透過來港 繼續閱讀
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只需搜索「香港碩士媽媽」等字眼,「中年寶媽花13萬逆襲上岸香港碩士」、「勇闖香港只為孩子」等貼文標題便會躍現眼前。為了讓孩子接受香港教育、獲取香港身分,不少內地中產家長透過來港 繼續閱讀
大熊貓「樂樂」與「盈盈」交配成功,於2024年8月誕下一對龍鳳胎;加上同年9月底來港的熊貓「安安」和「可可」,本港的熊貓數量由兩隻急增至六隻。面對熊貓突如其來的來臨,港府趕緊推動熊貓經濟。政府現時鋪天蓋地為熊貓造勢,本地的熊貓粉絲有何評價?當前熊貓經濟發展較成功的地區,又做對了什麼? 繼續閱讀
「學校聲稱對欺凌零容忍,實質上沒做過任何事。」阿成(化名)脫下口罩,指著唇角的傷疤,那是約 10 年前欺凌者用剪刀剪他嘴唇留下的疤痕。那條傷疤的誕生,正是學校漠視校園欺凌的結果。 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 繼續閱讀
街道上佈滿霓虹,曾是香港國際級夜景的靈魂,著名作品包括油麻地甘肅街「勝利麻雀耍樂」、油麻地眾坊街 71 號「好好洋服」和旺角亞皆老街「同昌押」。胡智楷 17 歲踏進霓虹燈行業,從此與霓虹燈結緣。歷經行 繼續閱讀
在人來人往的北角英皇道,「新光戲院」的霓虹燈牌準時亮起,旁邊掛起「粵劇殿堂在新光」的燈牌。甫踏入戲院,暖黃的光灑落臉上,鳳凰金龍相伴的牌匾、懷舊磅重機,時間彷彿停頓於七八十年代的香港。 屹立超過半世紀 繼續閱讀
當你厭倦了辦公室「朝九晚五」、一成不變的工作常態,「數碼遊牧」一族卻只需攜帶一部電腦,就可以穿梭不同國家,一邊工作,一邊享受周遊列國的樂趣。 這個概念最早源於1997年,由前日立執行長牧本次雄於其著作 繼續閱讀
關灝泉(下稱阿泉)站在紅館的舞台上,感受著台下萬千歡呼,耀眼的燈光投射在他的身上,而在他身旁合唱的是香港樂壇天后鄭秀文。眼前的一切竟然是由推廣哲學作為起點,他覺得很不可思議,甚至認為這個舞台並不屬於自 繼續閱讀
記者|顏文芊 還記得開學的第三天,剛完成海外實習回來的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踏進了本學期第一次編委會的班房。會上我們初步擬定「毒狗」這一題目,縱然還未找到確切的入題方向,但我們亦只能「見步行步」,在資料搜 繼續閱讀
記者|黃寶玟 從一開始知悉獲分到校園主題報道,我便幾乎斬釘切鐵地決定做「校園欺凌」這個議題。同學得知,都是勸我再好好挖掘其他題材,待別無選擇才再作考慮吧。原因無他,皆因久存的問題,新聞價值往往隨其存在 繼續閱讀
記者|李咏玲 牛潭尾被收地,令我最深刻的不是震耳欲聾的抗議聲,而是一種頗為寧靜的無奈。我們最先走訪的是位於牛潭尾村的新興農場,負責人吳卓恆告訴我們要面對一個現實是「其實根本無人care(著緊)無咗塊田 繼續閱讀
記者|李可榆 日本動畫師青木純的作品《跑步》以短短 30 秒,勾勒出平凡人一生的輪廓。影片伊始,嬰兒的一聲,如晨鐘般敲響人生的序章。接著,是孩提的牙牙學語和少年的朗朗書聲。後來步入社會,工作的繁瑣循環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23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