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167 Ubeat
P. 76
「《人類協奏會》是由一個我腦海 在傳統音樂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需要多番修改,嘗試
中的問題『你是不是人來的?』而 不同的音符組合,但AI卻省略了這個過程,會否損害音樂
創作的價值?梁基爵指出現時AI音樂創作效率很高,而且
生。」
音樂技巧高超,例如AI音域可跨越四個八度,不用呼吸換
氣,擴大了音樂創作的空間,但關鍵在於人類如何利用AI
這個素材,融合人的想法再創作,這種再創作的過程,仍
梁基爵說,這句話在廣東話中還有一層含義,用來批
然需要大量時間,
評一個人沒人性,而「人性」正是表演的討論重點——人
類聲線本身帶有雜音,但AI聲音是計算出來的,因此能夠
控制雜音,卻令它顯得不自然,具有機械性。梁基爵便將 「AI音樂是一種進步,但並非令你
這種機械性活用在《人類協奏會》中,將它原原本本地呈 創作快了。創作仍是需要花時間堆
現出來,例如設計AI模仿人類唱歌的部份,藉此表達出音 砌,只有這樣,你的創作才能走得
樂會的主題,「我可以用那個技術之餘,也都在探討技術
更遠。」
本身。」整場表演中,屏幕上的AI就像人類,能隨著鼓聲
和鋼琴演奏準確眨眼和擺動,亦可惟妙惟肖地模仿人聲歌
唱,技巧甚至比真人出色。
缺乏主觀感受 憑機器學習理解音樂
在這反差下,AI是否比人更具人性?我們又應如何理解 以AI創作音樂,又是怎樣感動人心?現於香港中文大
「人」呢? 學教授「音樂、心靈與人工智能」課程的講師司徒偉文指
出,AI翻唱只是以AI技術重新演繹舊歌,但利用AI創作新
歌的討論空間則更大。人類感受音樂的方式分為「認知」
及「情感」兩種角度,「認知」是從音樂的客觀特徵來判
創作方式改變 音樂本質不變
斷,例如一首輕快的歌往往帶給人愉悅、放鬆的感覺;
梁基爵認為AI音樂創作的確有缺點,它不存在自我意
「情感」則是聽者因自身經歷,能在情感上對歌曲產生共
識,以至無法將情感融入音樂,但這種缺失卻異常有趣,
鳴,通常會伴隨著生理反應,例如心跳加速、起雞皮疙
反而能促使人類作出反思。例如《人類協奏會》其中一
瘩、流淚等。
幕,AI女歌手貌似含有感情地、用人類難以企及的音調唱
著反映都市生活的單詞,但就是這種不協調的歌聲,仿似 司徒偉文指,以上兩種感知音樂的方式與AI音樂創作機
人聲,但又帶點機械腔調,駕馭常人無法唱出的高音,反 制有密切關係,AI無法感受情緒,只能從「認知」角度入
而令歌曲效果更強烈,更能帶出音樂會的主題。 手,透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以運算技巧
及大量數據,辨認音樂的客觀特徵和規律,創作出公式化
的音樂。
《人類協奏曲》舞台上的電子屏幕,清晰可見AI模擬人類的影像, 中大講師司徒偉文指AI在背景音樂上的應用具有發展潛力,能快速
表演途中屏幕隨着音樂變化,改變AI的面容,遠看就像真人。(蘇 根據觀眾口味量身訂造音樂,而真人要達到相同程度,便要花費許
曉欣攝) 多心力和成本。(受訪者提供)
76 大學線月刊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