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作藥引 醫院遊戲輔導守護病童笑聲

遊戲師利用玩偶模擬抽血程序,有助病童提前瞭解相關程序,減少憂慮情緒。(蔣瑩攝)

Karen用左手姆指輕按著玩偶的手臂,右手拿起針筒,謹慎地將尖銳的針頭插進玩偶的啡色軟毛裡。不用十秒,紅色的「血液」就從針筒裡湧出,她小心翼翼地用針筒抽出「血液」,然後用棉花壓著針孔,拔出針頭,最後為玩偶貼上膠布。這不只是扮家家酒遊戲,而是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師」劉嘉茵Karen利用玩偶向病童解釋抽血的過程。

遊戲是孩子看世界的一扇窗,也是他們建立人際關係的渠道。可是卧病在床的小孩無法外出看世界,如何建立人際關係和保持良好的心境?智樂的遊戲師以及兒童癌病基金的兒童醫療輔導師擔此重任,走進病房為病童提供遊戲輔導服務,處方另類良藥。

記者|李寶兒 編輯|蔣瑩 攝影|李寶兒 蔣瑩

今年八歲的頌恩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現在蹦蹦跳跳的她五歲時確診癌症,其後一直留院接受化療,目前正處於康復期間兩年半的觀察期,需要每星期到醫院抽血以監察癌指數。治療過程中,兒童癌病基金的兒童醫療輔導師梁藹琳一直作伴。回想與梁姑娘初次見面時,頌恩興奮地說:「(她帶了)檔案夾,玩具檔案夾!」這個印滿玩具照的玩具檔案夾,像酒樓的餐牌一樣,讓頌恩像點菜一樣挑選想要的玩具。「有積木、芭比娃娃、玩具車、遊戲光碟……」頌恩如數家珍地回憶。雖然她起初十分害羞,不敢作聲,但在梁姑娘的慰問後,她就樂意與梁姑娘聊天、玩遊戲。

頌恩媽媽(左)和梁姑娘(右)陪伴六歲的頌恩 (現年八歲)進行靜脈注射。梁姑娘正利用手上載滿彩色膠粒的玩具吸引頌恩的注意。(受訪者提供)

抽血打針不再怕 兒童醫療輔導師成病童摯友

「最特別的玩具是『金毛玲』,我喜歡玩抽血遊戲!」頌恩口中的「金毛玲」,是一隻身上裝有不同喉管的金髮布偶。在每次抽血前,頌恩都穿起白袍扮醫生,幫「金毛玲」抽血,「第一次(抽血)害怕,第二次害怕,慢慢便不再害怕了!」頌恩輕描淡寫地說。頌恩媽媽表示,這個玩偶令頌恩掌握抽血的程序,鼓勵她勇敢面對治療:「這是互利吧,我們家長從旁也學到應如何與患病的小朋友相處。」

兒童醫療輔導師梁姑娘與六歲的頌恩(現年八歲)同玩「金毛玲」。(受訪者提供)

媽媽憶述當時受到很大打擊,十分難過。雖然每天在醫院日夜陪伴頌恩,但除了不斷灌輸正面訊息之外也不知道如何安慰頌恩。但兒童醫療輔導師有方法跟頌恩聊天,打開話題,紓緩頌恩的情緒。有一次頌恩抽骨髓之後傷口發炎,傷口深達六厘米。她每一天清洗傷口時,都會感到非常疼痛,不願意起床走動。但兒童醫療輔導師嘗試用玩具吸引她,成功讓她在玩耍期間走動,協助她康復。

兒童醫療輔導師幫助病童渡過痛苦日子,但自從疫情開始,快樂時光要搬到網上。兒童癌病基金的兒童醫療輔導師透過視訊軟件與在家休養的病童玩遊戲,也曾經隔著熒幕玩經典遊戲「收買佬」,讓小朋友在限時之內收集家中的不同用品。團隊備有手工包在網上教導病童做手工。媽媽覺得頌恩非常享受製作手工的過程,形容頌恩的手工品多到可以義賣。話音未落,頌恩迫不及待地展示她製作的卡通人物「角落生物」輕粘土擺設,臉上滿是自豪。

當問到「梁姑娘是否你的好朋友」,頌恩想也沒想就回答:「是!」媽媽又在旁輕聲地問:「好朋友是怎樣的?」頌恩回答:

「(好朋友)是甚麼都分享!甚麼時候開心,甚麼時候不開心都會講!」

醫院中的同行者 見證病童成長

兒童醫療輔導師或醫院遊戲師,職責是為住院兒童提供遊戲輔導服務。梁姑娘已擔任此崗位九年,現為兒童癌病基金的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專業服務副經理,她表示病童初確診時,腦海往往充斥著大量負面想法,年紀較小的會認為自己犯了錯,或者誤食了某種食物才患病;稍微年長的一聽到「癌病」,就認定自己接近死亡。而家長得知孩子患病,更加容易情緒失控,擔心將來如何照顧孩子。

梁姑娘認為以遊戲作為介入手法,能讓癌病兒童明白將要面對的療程,鼓勵他們勇敢克服。她舉例,許多癌症兒童都要接受放射治療,雖然過程不會帶來痛楚,但不少小孩都害怕獨自在放射治療儀器躺臥十多分鐘,若然他們無法冷靜,便要先注射麻醉藥,讓他們安靜睡眠。但是注射麻醉藥的病童要在注射半天前起禁食,這不但令小孩飢餓難熬,也會令他們更加虛弱。因此,梁姑娘會在療程開始前,以玩偶和放射治療模型解釋程序,鼓勵小孩鼓起勇氣,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安心接受治療,免卻因麻醉藥帶來的禁食程序和不適。

模擬放射治療程序的玩偶和模型。(受訪者提供)

梁姑娘形容自己是病童的同行者,性格各異的小朋友在治療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反應,她對每個小孩都有不同的輔導方法,例如她不一定會即時安撫情緒不穩的小朋友,反而會待他們先冷靜下來,才嘗試溝通。一般來說,對於年紀較小的病童可以利用繪本、做手工或者各種玩具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放鬆;至於青少年則較多以聊天的方式,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抒發情緒。梁姑娘笑言當孩子不用她陪伴,能勇敢地面對治療,就是她最滿足的時刻。她生動地描述這些小孩展露的勇氣和信心,例如有病童從前徬徨地坐在病床,如今竟會主動說:「今天我可以呀,不用你陪我打針。」也有病童從前扯著門框不肯打針,現在會在打針時「叮囑」醫生:「你記得數三聲才打!」

小處透露親切 初見面毫不馬虎

「小朋友都叫我魚魚姐姐。」有別於一般的自我介紹,在智樂兒童遊樂協會(下稱「智樂」)任職了六年的醫院遊戲師黃舜瑜Natalie ,受訪時以自創的暱稱作開場白。她和同事以暱稱向病童介紹自己,是希望讓剛到院的病童在陌生環境找到親切感。

除了暱稱,色彩繽紛的卡通卡片也是吸引小朋友的好幫手。卡片上印有卡通頭像和遊戲師的暱稱,Natalie笑言病童常在收卡片時感到驚喜,因為在兒童眼中只有大人才會收到卡片。同時,遊戲師會以不同「小法寶」與病童打開話匣子,有的會攜帶樂器與病童唱歌,有的會與病童猜謎語,而Natalie則常備卡通貼紙,病童大多都會立即被可愛的角色吸引。遊戲師的橙色制服也非隨心所選。Natalie解釋,比起醫護人員的白色或藍色制服,橙色制服更加鮮豔和溫暖。

醫院遊戲師的「卡片」印有他們的暱稱,還有每個遊戲師專屬的卡通頭像。(蔣瑩攝)

兒童遊戲不兒戲 玩樂成另類鎮靜劑

病童固然需要藥物、手術等治療,但遊戲也是靈丹妙藥,除了讓小朋友重展歡顏,也令他們更配合醫療程序。Natalie憶述一個四歲的男孩抗拒抽血,一聽到護士叫他進抽血房就會大叫大哭,不肯離開病床,並鬧脾氣大罵「全部醫生都是壞人」,醫護人員與家人都束手無策。此時,Natalie先安撫他的情緒,再提出讓他在病床上一邊抽血,一邊玩玩具車的建議,男孩便冷靜地在遊戲師的陪伴下抽血。Natalie形容玩樂是兒童的鎮靜劑:「他不是不肯合作,只是我們要給予好的治療環境和支援。」

「小朋友對玩的需求很大。即使他們(病童)能力有限,但只要可以玩,他們也願意用全力去做。」

曾任遊戲師12年,現任智樂助理經理的劉嘉茵(Karen)憶述,一個患嚴重天生肌肉萎縮的女孩因肺部感染而長期卧病在床,需要靠呼吸機維生。當時九歲的她每下呼吸都要用盡全力,床單也被呼吸時流下的汗水弄得濕透,全身只有如「鴨掌」般聚合的手指能活動。因此,女孩常因疲倦而抗拒上義教老師的課,也會在醫生面前鬧脾氣。可是遊戲師與她相處後,找到能讓她活動的良方,那就是一副可以讓女孩躺著玩耍的特製磁板棋盤,她第一次看到棋盤,便十分希望學懂遊戲規則,與遊戲師對弈。即使她只能躺著,也願意伸手貼上棋子,展現精神的一面。

躺在偌大的病房,病懨懨的幼童在遊戲面前,卻像充了電般興致勃勃。智樂遊戲師自1994年起,一直是病童難得的喜樂泉源,陪伴他們的復康之路。但自去年新冠肺炎來襲,遊戲師只能隔著熒幕,向病童傳達關懷。

疫情之下 法寶盡出繼續守護

在現行的醫院體制下,遊戲師只可透過義工身份提供服務,並非醫院正式員工,疫情下所有接觸病人的服務都要暫停。智樂遊戲師十分迷茫,不斷思索若無法親身接觸小朋友,該如何繼續支援病童。後來他們改變形式,錄製了超過30條影片,通過講故事、演戲、唱歌等方法繼續娛樂小朋友。另外,遊戲師幾乎每天都會透過直播,由家長或者醫護人員協助設置器材,在小朋友經歷抽血或者洗胃等程序時,同步講解過程。又會玩小遊戲,或者與小朋友聊天。孩子大多都很投入玩遊戲,更積極地與遊戲師分享日常瑣事,電子屏幕顯然沒有阻隔他們。

正在提供網上遊戲服務的智樂遊戲師。(李寶兒攝)

與此同時,智樂遊戲師製作了適合不同年紀病童玩樂的遊戲包,裏面包括手工材料,例如遊戲卡、手工紙、雪條棍等,還附二維碼讓小朋友觀看教學影片。即使遊戲師未能到訪,病童也可透過做手工自娛自樂,放鬆心情。有小朋友出院時更會帶走親手製作的手工留念。而對於不再熱衷做手工,又羞於表達自己的青少年,遊戲師則準備了一本名為「善待自己」的筆記,提供放鬆心情的方法,同時附上很多空白頁讓青少年抒發感受。青少年也會在出院時撕下空白頁的一角,寫下感謝醫護人員的短句。

Karen(左)和Natalie(右)認同見證每個小朋友的康復里程,使她們很滿足。(李寶兒攝)

遊戲輔導舉足輕重 醫生:多加推動更為理想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擁有20多年的兒科臨床經驗,不但經常與遊戲師合作,更曾接受智樂的邀請,在短片中向兒童講解各種治療程序。    

身為兒科醫生,葉醫生明白病童難以準確地描述身體不適或變化,加上病童突然進入醫院這個「人造」而且接近封閉的環境,需承受很多壓力和擔憂,影響身體狀況,這令醫護人員無法有效觀察病童的病情。除此之外,壓力也可能直接影響病童的身體狀況,使他們的抵抗力變弱,阻礙康復。而遊戲師不但能助病童融入陌生環境,更有助醫護人員透過觀察病童是否願意遊玩,評估病童精神狀況和活動能力。

葉柏強醫生認為遊戲治療師可以減輕兒童的心理壓力,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受訪者提供)

同時,醫護人員會與長駐醫院的遊戲師定期舉行會議,討論病童的身體狀況,從而制訂治療和遊戲的配合模式。葉醫生形容遊戲師如醫療團隊的左膀右臂,能穩定病童情緒,讓醫護人員專注照顧病童的生理需要。目前在美加等地,遊戲師屬於醫療架構的一部分,就像物理治療師一樣擁有專業資格,外國亦有不少大學提供學位課程,培訓專業遊戲師。然而在香港未能納入醫療架構之中,只能在義工服務框架下工作, 因此,葉醫生盼望政府和社區能多加支援醫院遊戲服務,推動其發展。

(大學線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