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新田一片與世隔絕的濕地,孕育了不同的生態物種,小白鷺看準時機,在水面飛快擦過,輕鬆捕捉到塘中的魚,美味的午餐就這樣拿下。踱步向前,黑臉琵鷺施施然在湖中覓食,張開嘴巴,螃蟹頓時成為了它的囊中之物。濕地之中適者生存,物競天擇。但不管牠們的生存能力有多強,仍是無法避過城市的發展。
政府判斷這片物種豐富的濕地的環境合乎創科用途,遂規劃成新田科技城,成為北部都會區的「香港矽谷」。為了補償濕地,政府將會興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確保生態功能沒有「淨減少」。然而發展、補償從來不是一減一加的簡單公式,每個細項都要先放在名為「環評」的天秤上稱重。
記者|何栩昕 劉子芊 編輯|袁曉琦 攝影|劉子芊 袁曉琦
《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早在1998年推行,旨在規劃初期確定工程項目的潛在影響,尋找其他可行方案或消減污染的措施,來減少環境的損害。環評在港實行20多年,過往一直存在爭議,今年新田科技城的環評更被環團集體批評為「史上最差」。
政府去年5月公布新田科技城發展大綱,突然宣布加大發展規模,比2021年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方案擴大近一倍,將總發展面積增至627公頃,包括近250公頃的濕地保育和緩衝區。發展範圍倍增,土木工程拓展署卻選擇沿用兩年前的環評研究概要,而非重做環評。環團批評報告至少有27項技術評估和數據錯漏、35處違反環評法定要求,但仍獲環保署有條件批准,預計於今年12月動工。
斷鷺鳥飛行路 多種物種亦受影響
香港觀鳥會高級保育主任黃雪媚直言:「新田的生態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新田與米埔拉姆薩爾濕地互相扣連,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生態系統。黃雪媚表示,單是雀鳥已佔全港570多種的200多種,當中117種為具保育級別物種,包括19種全球已知受威脅及近危物種和33種國家一級或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發展新田科技城,政府將填平90公頃的魚塘,興建中高密度的樓宇,預計將會造成后海灣9%的濕地損失。黃雪媚指出,新樓將會切斷后海灣兩邊的濕地,即繁殖鷺鳥來往鷺鳥林和覓食地的飛行路徑,影響雀鳥自由來往。土拓署承諾在樓宇之間為飛鳥預留了300米寬的飛行路徑,黃雪媚認為闊度不足,對成效亦有保留:
「你試想一下一條V形型態的走廊,究竟能否確保雀鳥可以這樣通行呢?」
黃雪媚指新田濕地仍有很多範圍沒有作詳細評估,物種而言,土拓署只挑選了濕地的其中四種雀鳥作研究,很多其他雀鳥、兩棲或哺乳類的動物如歐亞水獺都不包括在內,她質疑不夠代表性:「其實以往至少都有七種(做評估),甚至四十幾種。但是這次這麼大的濕地損失,只選擇了四種,是一個很差的做法。」
質疑環保署龍門任搬
發展一塊極具生態價值的濕地,理應在環評報告裏擬定生境補償計劃書、未來的生境規劃圖、工程時間表、如何確保工程不會影響該處的生態等資料,然後再交由環保署審批。黃雪媚指出,環評條例本身對濕地發展沒有明文要求,但根據過往的慣例,如發展商長實2009年申請發展元朗豐樂圍濕地時,環保署要求遞交計劃書,詳細列明項目的生境補償措施。
然而這次的新田科技城項目直到公眾諮詢階段,即環評程序完結之後,仍未見到生境補償計劃書的出現。環保署更允許項目倡議人土拓署在正式展開填塘工程前才補交文件,令她質疑環保署的做法:
「某程度上這也是環評制度的一個漏洞,條例沒有明確的要求,環保署就是擁有最大權力去做決定的那一個。」
補償措施成效由誰管?
新田科技城總面積627公頃(以維園19公頃面積計算,有33個維園大),因填埋魚塘將失去約150 公頃的濕地保護區 (約8個維園的面積),而「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是新田的補償措施,預計於2039年或之前全面落成。計劃中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有338公頃,部分範圍原為荒廢和缺乏管理的魚塘,政府打算將其發展為濕地保育公園,定位為提升生物多樣性和引入現代化水產養殖業。
黃雪媚指公園作為影響濕地的補償措施,環評卻沒有包括整個公園的範圍。她表示新公園可能會改變當地原本的生態,造成潛在環境影響,也要審視是否需要重整補償濕地的地貌,所以應該要完整納入環評。
黃雪媚指根據環評原則,應是「預防」優先,其次是「減少」,最後才是「補償」。她以過去私人發展商提出發展南生圍遞交的環評報告為例,當時環保署通過了它的申請,同意發展商以發展5%濕地補償95%濕地的補償方案,但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卻只有約338公頃,即發展30%濕地補償63%濕地。她說如果這些補償措施沒有成效時,任何人都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和賠償,阻嚇性並不大。
「優化」超前速度 落後時代
《環評條例》訂立20多年,保育塱原濕地可謂唯一成功推翻原有發展計劃的例子。2000年九廣鐵路公司計劃興建上水至落馬洲支線,環評卻不獲批准,後來高架行車路段改為地下管道後成功通車以保護塱原濕地。
問題多多的《環評條例》在2022年迎來『優化』,怎料卻是將程序加快。以往大型項目的環評時間長達四年,修訂後一般和大型項目環評時間縮短至18至24個月;以往涉及20 公頃或以上土地的工程均須進行環評,現時工程範圍改為至少50 公頃才須進行環評。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站在我們的角度,我們就會有點擔心,美其名叫「優化」,但實際上會不會真的精簡了一些程序,令到某一些環境的影響被忽略了或者被低估了?」吳希文又指氣候變化和光污染都是國際關注議題,卻仍未納入評估,令他擔心環評追不上時代步伐。
而環評精簡後的第一個項目是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的馬料水填海計劃,填海面積約60公頃,新增土地會用作創科發展。計劃剛實行,其成效仍是未知之數。
先填海後發展 土地用途不明
吳希文表示,看馬料水填海計劃的環評,不知道具體的土地創科用途是什麼。「現在馬料水好像比新田還差,連一個土地用途規劃也沒有。」他認為創科和住宅的用途不一,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同。而馬料水的環評似乎是針對填海本身去做評估,但對土地用途上的環境影響則沒有。「創科或商業用途有機會用到很多落地玻璃,會不會增加鳥撞的風險呢?鳥是不懂得分辨,撞過去就會有影響。但住宅不需要這麼多落地玻璃,鳥撞的風險相對比較低一點。」他們希望政府可以有更多的數據,更多的空間與他們討論。
公眾諮詢太低調
在馬鞍山成長的Henry畢業於中大城市研究課程,也是居民自組的關注組成員之一。他笑言自己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吐露港,因此他一直關注去年重啟的馬料水填海項目。
環評的公眾諮詢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在公布工程項目簡介後,為期兩星期;一個是在公布環評報告後,為期一個月。諮詢期應在公布簡介或收到審批環評報告結果後盡快開始。市民想就發展項目發表意見,必須透過公眾諮詢,但Henry指出公眾諮詢的門檻太高,市民難以參與。政府就馬料水填海展開公眾諮詢時,只在公布工程項目簡介後將諮詢連結貼上環評報告的網站及傳統報紙。他稱當時靠一直有留意項目發展的前沙田區議員鄭仲恒積極通知居民,大家才知道諮詢已經開始。
「首先你要懂得環評制度,知道有表達意見的渠道。其次要有空一直到網站查看最新的資訊,才可以做到(參與公眾諮詢)。」
環保署表示,預計於今年內完成環評研究,而土拓署料整個填海項目最快於2029年分階段完成。Henry坦言,他都清楚知道無法阻止計劃的推進,但仍希望盡力去保護這片住了20幾年的社區,並參與社交平台關注組,希望喚起其他居民關注。即使是爭取到填少一公頃海,甚至是實施一些小小的補救措施,也聊勝於無。
「盡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