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專科醫生免試來港執業 港人醫生動心嗎?

香港醫生人手持續短缺,公立醫院醫生工作量瀕臨「爆煲」,政府推出《2021年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擬以豁免執業試吸引非本地培訓的專科醫生回港,紓解人手不足問題,草案於10月21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本刊訪問了內地、英、澳的港人醫生,了解他們回港執業的意欲。

記者|吳綽詩 編輯|李楚倩

33歲的內地麻醉科住院醫師莫仲翹,2006年在港中五畢業後到內地讀高三,然後到暨南大學修讀醫科,2012年本科畢業後,身邊大部分港人同學都決定回港準備執業試。他同樣有意回港考試,卻不想經濟依靠父母,遂留在廣州一所醫學檢驗公司工作,同時準備應試。

棄回港考執業試 攻讀碩士留穗發展

半年後,內地剛試行5+3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醫學生完成五年本科課程後,須選擇專科,再到醫院培訓三年或完成三年醫學專業型碩士課程,就能註冊為住院醫師執業,而莫仲翹的母校暨南大學是其中一個試點。

仔細了解政策後,莫仲翹覺得比起回流香港,在內地能更快成為專科醫生,加上香港執業試出題較複雜,準備時間更長。他當時預計要用三年備試,通過後要培訓一年,再到麻醉專科培訓六年,足足要花上十年。相反,在內地由本科畢業到成為專科醫生,只需要三年。他最終改變主意,踏上新制度的頭班車,繼續在內地鑽研醫術。

2017年畢業後,他投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擔任麻醉科醫師,該院屬國內最高等級的三甲醫院。莫仲翹認為,相比在香港工作,在內地接觸的病例更多。自他2017年成為住院醫師,他一日最多能做12至13台小手術,四年來共參與了30至40個四大器官(心、肝、肺、腎)的移植手術。

在主治醫師帶領下,他更曾參與麻醉風險分類等級達三、四級的手術(六級為最高),以及癌症、先天性心臟科、大血管等手術:

「如果在香港,(醫院)可能會按層級安排我們做一些相對簡單的手術,(個人)發展便可能會慢一點。」

莫仲翹認為在內地接觸的病例比香港多,他更曾處理數名港澳居民的器官移植手術。(受訪者提供)
莫仲翹認為在內地接觸的病例比香港多,他更曾處理數名港澳居民的器官移植手術。(受訪者提供)

免試回港執業吸引 唯須適應制度差異

在內地執業數年,莫仲翹認為自己已積累不少病例及經驗,可回港執業:「如果可以將技術或我見到的(案例)帶回香港,可能會與香港的醫生有更好的合作及研究。」港府推出《2021年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能免試來港特別註冊,在本港公營醫療機構工作五年後,就能正式註冊為本港的專科醫生。

他坦言,免試安排對他有很大吸引力,回港既能陪伴家人,也能接觸到內地未普及的技術,更能聯繫中港兩地醫生:

「大灣區發展是近年國家重點戰略,此安排更能促進大灣區醫生交流和學習,共同成長,為大眾帶來更多健康服務。」

儘管他在內地已經儲了一定金額的住房公積金,他仍傾向回港執業。

莫仲翹(左)指,內地醫生的工作量與香港相若,不擔心回流後難以適應。(受訪者提供)
莫仲翹(左)指,內地醫生的工作量與香港相若,不擔心回流後難以適應。(受訪者提供)

但目前最大問題是內地未有公認的專科資格制度,無法與本港醫療系統銜接。內地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仍在試行階段,非所有專科都有相關培訓,亦非全國試行。據莫了解,內地一般會將住院醫師當作專科醫生,因為規範化培訓屬專科訓練。莫仲翹攻讀碩士時,須到心外科、呼吸科等麻醉相關的科室輪流實習,畢業後的住院醫師資格試亦會考核專科知識,但他自稱只是「半個專科」,他認為比住院醫師高一級的主治醫師更有經驗,他現時也正準備投考主治醫師資格,希望能增加專科經驗。

就內地的專科醫生資格能如何銜接本港醫療體制,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在截稿前未有回應。

雖有專科資格 港醫院沒空缺

「如果時光倒流十年,現在三十歲,未結婚未有小朋友,我覺得(條例)幾吸引。」

42歲的蔡天運八年前在英國與當地港人結婚,現時育有兩名子女,分別四歲和六歲,行醫十多年,是當地醫院的心臟科顧問醫生。1997年會考後,他父母擔心香港前景,送他到英國讀書,他及後升讀劍橋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後,他曾考慮回港,但有學校前輩和親友建議先在英國完成專科培訓,因香港的大學較大機會聘請專科醫生,不少認識的人也循此路徑返港。因此他做了三年全科醫生後,繼續留英完成五年專科培訓及四年博士課程。

直到當上顧問醫生,他才有空留意香港的政策。他不時在英國醫學期刊看見香港醫管局的招聘廣告,但甚少有心臟科的空缺;香港也較少聘請顧問醫生,一般都要先降級,擔任副顧問醫生,雖然他不介意,但他認為有人會抗拒。

家人分隔兩地 去留心情如「扯大纜」

蔡天運(右二)指,家庭是影響他是否回流的主要因素。(受訪者提供)
蔡天運(右二)指,家庭是影響他是否回流的主要因素。(受訪者提供)

蔡天運80多歲的父母在香港由姐姐照顧,與摯親分隔兩地,他形容去留的掙扎就像「扯大纜」。2012年左右,母親患癌,當時他在牛津大學攻讀心血管醫學博士,縱使他很想回港照顧父母,但因為學業只能短暫回港探望。蔡天運看著母親進出手術室,不禁感到無助:「母親有醫療需要,正正是自己的範疇,但無法幫忙,(心裏)一定會很不舒服。」幸好癌症發現時是早期,母親能及時治療和痊癒。現時父母有姐姐照顧,他並沒有迫切回港的需要。

妻兒成為他回流的最大考慮,太太是物理治療師,若要回港執業,需經審議資格甚至考試。至於孩子的學業,他覺得在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壓力太大:

「所以你問我,未來十年回港執業的可能性,(十分滿分)大概是四分。」

蔡天運(右一)坦言,子女尚年幼,不想「把他們扯回香港,由零開始」。(受訪者提供)
蔡天運(右一)坦言,子女尚年幼,不想「把他們扯回香港,由零開始」。(受訪者提供)

不過,蔡天運不排除回流的可能,他覺得免試執業的安排吸引,因為再溫習、考試和實習不屬自己專科的內容,對專科醫生而言很麻煩:「除非醫管局恰巧要請那個專科,你便能回去,否則沒可能重新在另一個專科訓練,那個過程很長,很多事要重新再來過。」

若香港醫院聘請心臟科醫生,或是本港大學邀請他進行研究,他仍然會考慮回流:

「因為我在香港長大,所以我們會一直留意這些機會。」

不擔心壓力大 憂自由收窄損表達權利

三十出頭的澳洲港人鍾曉暉沒有照顧家庭的包袱,現時在澳洲私立醫院深切治療部工作。她高中、學士和碩士都在加拿大完成,主修科學, 2014年轉到澳洲讀醫,並獲得醫生資格,冀進入麻醉科。但她了解到,昆士蘭每年約有300人爭40-50個麻醉科培訓學位,在激烈競爭下,她上年和今年的申請都不成功,未能接受五年的專科訓練。

由於修例只適用於專科醫生,因此她暫時未有資格免試來港,但作為醫生,鍾曉暉認同條例吸引,若數年後取得資格會考慮回流。她一直抗拒香港執業試,因其扣分制並不公平,幾個想回港執業的同學都因此卻步:

「答對七成扣三成,都可能肥佬(不合格)。」

扣分制沿用25年,直至今年3月,負責執業試的香港醫務委員會才宣佈取消部分考卷的扣分制,同時略調高合格分數。

鍾曉暉認為,香港政府讓海外醫生免試執業於她有吸引力。(受訪者提供)
鍾曉暉認為,香港政府讓海外醫生免試執業於她有吸引力。(受訪者提供)

鍾曉暉說澳洲醫生講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放假不會收到醫院的電話和電郵,記者問她擔心在香港工作壓力大嗎?她不認為是問題,反而覺得:「香港公立醫院忙得厲害,但醫療質素非常高」,若能與香港醫生一起工作,是對她能力的肯定。

然而,香港近年政治環境的變化,令她三思回港的決定。作為醫生,她不但只想救急扶危,更希望為醫療政策發聲:

「有時醫療政策未必是最好時,希望可以出來說、批評政府、改善醫療制度。」

她指澳洲的醫療工會每隔幾年會與政府協商醫生的待遇,又曾成功爭取公立醫院醫生每年有五至十日的專業發展假期,讓他們到外地就讀短期課程,更落實底薪保障、協定每年病假及加班時薪,疫情期間政府亦重視醫療界聲音,據他們的建議制定鎖國等措施。相反,她從新聞得知香港政府訂立防疫政策的考慮有別,因此認為香港醫生的地位比起澳洲「差別甚大」,更難預測之後的景況,對回港執業仍有待觀察和考慮。

為吸引外援 政府就條例多番修訂

政府今年2月首次向立法會提交《2021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當時只開放予香港永久居民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免試來港執業,其後於8月底放寬資格至非香港永久居民,但申請者必須是專科醫生。草案於10月21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

根據《醫生註冊條例》(第161章),現時非本地培訓醫生若已在港正式註冊為醫生,可申請名列專科醫生名冊,並須經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醫專)證明符合專科資格。過去十年,醫專共接獲74宗專科註冊申請,當中49人獲批。

修例通過後,醫專指將繼續與政府和其他持份者討論法例執行細節,以維護香港專科醫生培訓及認證水平。

英國香港醫學會於本年3-4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共收集了57名英國港人醫生及醫學生的意見,有計劃回港執業的醫生及醫學生由提出修例前的約四成半,上升至提出修例後的逾七成。(大學線製圖)
英國香港醫學會於本年3-4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共收集了57名英國港人醫生及醫學生的意見,有計劃回港執業的醫生及醫學生由提出修例前的約四成半,上升至提出修例後的逾七成。(大學線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