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後,市內凋零,惟肺炎肆虐,連日來上演人間悲劇:確診肺炎的孕婦無處產子、末期腎衰竭病人洗腎不成而亡、七旬夫妻看病後深夜步行十公里回家,悲愴的場面被困在這一方天地,止步於新聞封鎖線。
有內地離職記者透露,報社收緊對疫情新聞的審查,文章遭多次大幅刪改後,最終仍被抽起。當局更隱晦頒布禁令,禁止內地媒體追訪李文亮醫生逝世、福建泉州隔離酒店坍塌等事件,所有報道須符合積極向上的主旋律,專家受訪亦要得到宣傳部同意。禁令越發嚴厲,疫區民眾有口難言,內地記者執筆難書。
記者│梁穎欣 編輯│張彤
內地記者宋佳(化名)盯著電腦熒幕,手指頭滴滴答答地敲在鍵盤上,她想了一下,又按下刪除鍵,灌注心血的文字瞬間消失。在兩年多的記者生涯中,宋佳甚少用上整整一周不眠不休地寫稿,但在武漢肺炎肆虐時,她只盼文章能為內地的癌症病人發聲——晚期癌症患者的手術因疫情被暫停,病情迅速惡化,但在此生死攸關之際,「癌症患者找不到醫生、病情惡化」等慘況仍不能寫入文中,全因上司有指示:「疫情下的問題可以說,但不要直接說。」
這次為了通過疫情下的審查要求,她自行刪去三分一內文,略過癌症病人的困境,並大幅加入政府對他們的援助:「剛開始刪改的時候,我就覺得受訪對象可能會怪我吧。」
自1月23日武漢封城後,宋佳所屬的報社收緊審查。社長作為報社的最高負責人,以前並不直接負責新聞編採,但疫情爆發後,與此相關的稿件在刊登前須得到他的批准,所以從編輯到社長,稿件共要經歷五重審查。大批稿件被「斃掉」,不獲刊登,包括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的訪問。
禁令:不報李文亮、泉州酒店 風格須積極向上
武漢肺炎自去年12月底爆發,宋佳留在後方用電話採訪,她有部分稿件不敵內部政治審查,胎死腹中,當時審查的準則不清。至2月初,報社才公布明確的發稿標準:配合積極向上的官方主旋律,籠統地描述問題與慘況,重點必須放在問題如何得以解決。
宋佳舉例,武漢有確診肺炎的孕婦無處產子,記者的採訪重點,不能落在孕婦的困境,報道亦要以正向的風格收筆:「如果有一個孕婦得到圓滿解決,你就要重點去寫她,把她寫到結尾,就好像是所有人的問題都得到解決一樣。」事實上,只有小數人能脫離困境,依然處於水深火熱的人居多,報道卻不合理地放大脫困的人。宋佳形容這種轉移焦點的方法近乎編造,或者「在邏輯上面講不通」。
本刊記者翻查資料,有關報道於二月初刊出,記者訪問了兩位孕婦,用約三分一內容提及她們面對的困境,餘下為志願機構與政府提供的幫助。文末描寫兩人最終順利產子,但志願機構負責人在報道裏表示,曾接觸逾200位武漢孕婦,當中約50人即將臨盆,機構只幫助了7位求助孕婦,其中一人正是報道中的個案。
有報社主編在微信群發文,囑咐記者靈活變通,最初只要求標題和導言正面,文章「穿衣戴帽」後,便可用八成內容講述社會問題,但「現在哪怕是二八開,八分表揚,兩分問題也行」。言論一出,隨即惹來記者批評:「二八分之後,不是角度變了,更像立場變了。」
不單止報道風格受規管,宋佳亦收到個別事件的禁令,包括李文亮醫生逝世、福建泉州隔離酒店坍塌,禁令分別要求媒體封口,或以《人民日報》等央媒的消息為準。除此以外,報社不時接到採訪指示,要求記者集中報道特定內容,例如3月初主要報道恢復生產與物資供應。這些採訪指示不會在文件內列出,只由報社領導傳達。訪問對象也難逃掌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推出權威學者名單,推薦記者訪問,該批學者分別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協和醫院等機構。至於名單以外的專家,他們受訪需要通過所屬醫院的宣傳部門同意。
內地新聞滿地紅線,違反禁令有甚麼後果?一般來說,文章刊登後被官方部門刪除,報社不需要問責;但如果該文章涉及違反禁令,相應人員會被處分,例如在同級的報社會議上接受批評。疫情期間,有北京記者調查發現,天津市醫院處理確診患者的方法不當,導致幾百人同時被隔離,屬於負面新聞。雖然報道因未能通過審查而不予發表,但天津市宣傳部跨市投訴,要求記者停止在當地採訪,最後更批評報社高層:「你的記者你還管不管得住!」
當局扭盡六壬圍堵消息,但有人不顧一切突破新聞封鎖線,宋佳說:「有些人能用宣傳堵得住嘴,有些人堵不住。」堵不住嘴的人,當中包括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
改版艾芬專訪避審查 新聞界邁向「黨管一切」
今年3月10日,內地《人物》雜誌發表一篇名為「發哨子的人」的文章,專訪武漢急診科醫生艾芬,記述她披露肺炎病毒的資料,並將消息傳給李文亮醫生等「吹哨人」,最終她遭院方斥責「造謠生事」。文章刊出不足三小時就被刪除,內地網民抗議網路審查,將訪問翻譯成超過80個版本,包括摩斯密碼、顏文字(emoji)、二維碼及樂譜。有內地作家在網誌寫道:「這是由一篇文章引發的荒謬喜劇;但也完美詮釋了,喜劇的內核,就是一場悲劇。」
「這是由一篇文章引發的荒謬喜劇;但也完美詮釋了,喜劇的內核,就是一場悲劇。」
無國界記者去年4月公布2019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在180個國家當中,香港排第73位,而中國則排第177位,倒數第4。採訪內地新聞逾20年、前有線中國組採訪主任胡力漢表示,中宣部去年下令,除地區新聞外,所有特大事件需要按照央媒的藍本報道,中宣部由主管宣傳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統籌,內地新聞界進入「黨管一切」的時代。
胡力漢透露,因為中央收緊管制,不少內地調查記者在過去半年遭解僱,相對敢言的《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同時經歷人事變動。本刊記者翻查資料,《新京報》前社長戴自更在今年3月初被開除黨籍及公職,通報特別指出:「在中共黨的宣傳工作中,他沒有正確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影響。」胡力漢續稱,即使是香港記者到內地採訪,包括今次的肺炎疫情,亦獲相關部門告誡「新聞的紅線」。紅線不斷延伸,從以往不得提起藏獨、台獨,到現在連地方政府的壞話也說不得。港媒唯有打「擦邊球」,跟隨大方向的同時,旁敲側擊帶出問題供讀者思考。
報道不能發表 記者:我想要一個答案
宋佳那篇關於癌症病人的稿件,終究逃不過內部審查,文章被斃掉——她覺得意料之中,甚至沒有流淚。反而在電話那頭,副主編哭著說:「我們已經做了那麼多妥協,為甚麼主編不願意幫我們一把?」宋佳大概也想不通,所以在微信群組中,公開要求上級日後提供刪稿和抽稿的標準。一石激起千層浪,同被抽稿的記者連珠發砲,控訴報社的審查過嚴,然而宋佳指是次對話沒有任何成果,上級依然沒有道歉或提供解決方法。
「他們心裏面都有怨氣,雖然語言上表示能原諒我,但問題是,實際上他們的事情不會得到改善,我心有愧疚。」
宋佳當日親手大幅修改稿件,想著只要能把文章發出去,或許就能帶來一點改變。塵埃落定,稿件終不能公開發表,她意興闌珊,決定辭職轉行。回想癌症病人對報道的殷切期盼,宋佳唯有逐一向受訪者道歉:「他們心裏面都有怨氣,雖然語言上表示能原諒我,但問題是,實際上他們的事情不會得到改善,我心有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