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新論】痛苦也未會不朽

去年11月,有中大學生在Facebook討論區「CUHK Secret」發帖文,指因要應付中期考試而感到很大壓力,希望相約其他同樣有壓力的同學,到大學圖書館門外大聲呼喊減壓;結果到了「約定」當天,果真有20多名同學到場參與。雖然這事看起來好像是一群學生在耍樂,但精神健康確是大學生現時甚為關注的議題。

撰文 攝影|詹芷雅

近年香港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備受關注,根據2015年的全港精神健康普查結果,香港的精神病患者佔全港人口約13.3%,以香港當時730多萬人口計算,即是有逾97萬人患有一般精神疾病。「2018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研究工作小組進行的港人精神健康調查亦指出,去年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只有50.2分,學術研究指出,低於52分屬不及格水平。處理港人的精神健康問題,絕對刻不容緩。

筆者現正就讀大學四年級,仍然清楚記得在一年級下學期,接連有中學及大專學生選擇了結生命,當時校園裏彌漫着一陣哀傷和無奈。後來漸漸有同學和志願團體發起關懷行動,希望將困在情緒陰霾的同學從懸崖邊拉回來。三年過去,大學校園裏多了不少呼籲學生珍惜生命的宣傳海報,提醒同學遇到情緒問題要尋求協助。

然而對於受情緒困擾的同學而言,要向外人敞開心扉需要一定勇氣。主動尋求支援並非易事,合適的傾談對象亦不容易找到。雖然校方的支援熱線表明不會把同學的情況告知其所屬學系,但不少同學仍然不敢向學校的心理輔導員傾訴,擔心自己的資料會外泄,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觀感。

筆者身邊有大學同學因情緒問題,未能應付學業要求,他嘗試向教師商討調動課業安排,例如以其他方式評核,或延遲功課限期,卻發現校方不熟悉如何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同學要先到學生事務處申請「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服務,再與教務處註冊及考試組、科目教師,及有關學系商討細節。而每一個課程都有不同的學習目標,評核成績的方法亦不同,故此他需要聯絡眾多單位方能如願;然而牽涉愈多單位,事情就變得愈複雜。同學本來希望透過調動課業以舒緩精神緊張,但繁瑣的程序和溝通反令他增添心理壓力。種種問題,顯示校園對於學生情緒和心理的支援,仍然不足。

走出校園,進入社區。政府一直推動把精神及情緒病患者的治療「去院舍化」,又在全港設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CCMW),為區內人士提供精神輔導及支援,協助康復者融入社區。然而,部分居民對精神和情緒病的不理解,往往令患者和家屬得不到及時的幫助。以位於沙田的ICCMW「安泰軒」為例,原本安泰軒在2014年已獲邨管會通過可以在大圍美林邨內的美槐樓落戶,卻因居民反對而遲遲未能正式啟用,對部分居民而言,要接受與患者或康復者在同一社區相處,可謂「知易行難」。一方面希望接納他們,另一方面卻不敢與他們共處。市民對精神病和情緒病的恐懼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卻或使患者進一步陷入心理窘境。

精神病和情緒病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香港社會節奏急速,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同程度的壓力,一旦未能適當地處理情緒,精神疾病可能突然就會找上門。我們必須要認識精神病,才能準確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同時幫助其他患者,維持社會的心理健康。患者不能夠控制自己患病與否,但當他們選擇勇敢面對時,我們作為支持者,更應向他們伸出援手。但願我們能一同戰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