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新論】困在框架裡的通識

10月中正值大學中期考試的高峰期,我也完成了一科化學考試。看著Eicosapentaenoic acid這些化學用語……對文科生的我來說,實在苦不堪言。大家或者孤疑,為何我讀新聞,卻要選讀化學?其實這是中文大學通識課程中的科目,目的是讓學生「有系統地開闊知識面」,了解主修科以外的知識。

撰文│曹舒平 美術│呂美珊

以前總說大學要訓練專才,現在卻提倡全人教育,要通通都識。近年通識課程成大學趨勢,三大之中,香港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也有類似中大通識的課程。港大與科大都稱之為大學核心科目(Common Core),當中包括科學、語文、人文學科等。而中大通識課程則有兩部分:基礎課及選修課。基礎課會共同閱讀經典選篇並討論,例如柏拉圖的《會飲》、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節錄)等。選修課分為四個範圍,包括中華文化、科學、社會,以及人文等元素。本科生必須每個範圍最少選修一科,才可畢業。

大學通識原意的確好,社會的競爭愈來愈大,大學生不能再只做專才,而要做通才。中大通識的基礎課設計頗有心思,選取的文章皆是古今中外的經典,而且不是大學生平日會閱讀的,讓學生開眼界。可是,選修課的課程設計卻有改善的空間。

首先,深淺程度「唔湯唔水」。通識每個選修科只維持一個學期,基於時間所限,老師往往短談一課基本知識後就深入正題,對毫無相關根底的人來說非常艱深,但對於原本中學已有修讀相關科目的人,課程又過於表面及重複。另外,選修科有限定範疇,文科生要讀科學,理科生也要讀文化、歷史。由於修讀的科目未必是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所以身邊不少同學的心態都只為畢業,網上討論區也出現不少大學通識攻略,分享哪科最「好grade」、工作量最輕。

美國史丹福大學師生提出「史丹福2025」的未來教育藍圖,當中提及目標導向的學習模式(Purpose Learning),這個概念頗有趣。意思是學生不會再說「我主修甚麼」,而是「我想解決甚麼問題」,例如我想改善老人住屋問題,我便自行選修社工系、建築學、社會學的課程。這樣的學習模式鼓勵學生不斷思考求學的意義,以及推動大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注重的是,我能否實踐所學,亦可按自己興趣,而非只注重「好grade、易讀」。

當然,以上是個極大的改革,很難實行。但若果大學通識參考Purpose Learning的概念,或許能提高同學的學習成效。例如我訂下的目標是學習經營食店,我便選修會計、廣告、創業法律知識等。這理想的學習模式或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主動性。

此外,現時大學通識的課程也偏向理論。但工作時,實際技能同樣重要,所以通識也可加入更多應用科目,例如電腦應用、禮儀、輔導、攝影等。或許比要求學生在三個月內,概括理解偌大題目的理論更為實用。

「史丹福2025」旨於培養學生的自覺自主自發。在填鴨式教育下,香港學生最缺乏的可能就是這些能力。通識教育除了培養通通都識的人,又能否培養有思考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