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在校園悶燒

性被視為禁忌 性侵受害人有口難言

風雨蘭創辦人及資深社工吳惠貞指,不少受害人抗拒與朋友傾訴,因為覺得難以啟齒及怕被標籤,而對方亦沒經驗、無法理解,因而會尋求社工協助。(甘泳楠攝)

吳惠貞表示,性侵受害人傾向隱暪事件,源於香港社會風氣保守:「社會視性為羞恥和醜陋的事,所以大眾都十分忌諱,不敢講、不習慣講、也不知怎樣講性。」社會為受害人貼上「次貨」等負面標籤,令受害者寧願隱暪,免受歧視目光。他們甚至會作出反常行為去逃避,如被性侵後馬上回家洗澡,以洗掉「骯髒的東西」。

她指出,大多數受害者遇到性侵犯都不懂反應,即使事發時朋友或父母在附近,只要大叫就能阻止事情發生,大部分受害者都不會求救。他們當刻會害怕得不知所措,事後又因為感到羞恥而未有求助。社會缺乏這方面的教育,沒有人會教導年輕人要提防性暴力、遇到時該如何作出反應,以致大眾從來沒有預備去面對這種處境:「其實我們的身體是最寶貴,但我們從來都沒想過保護它。」

缺乏完善性教育 社會保守難推行

現時本港學校仍沿用教育局1997年修訂的《學校性教育指引》,把與性教育相關的學習元素納入不同學科,學校可按不同需要再編訂內容。由於性教育並非獨立科目,不少學校都會與非政府機構合作做性教育。

(左起)Anti480反性暴力資源中心主任陳雪儀、社區組織幹事黃梓汶、關懷愛滋高級預防項目主任鍾詩韻每年都會到中學和大專院校進行性教育活動,但有感部分學校和學生仍很忌諱談性。(周倩鈺攝)

Anti480反性暴力資源中心每年都會到中學和大專院校推廣性教育,但中心主任陳雪儀指,學校對性教育的態度亦是很大的阻力,她曾安排跨性別人士到學校分享,同學十分投入,學校卻有微言,更因此取消其後的活動。該中心社區組織幹事黃梓汶亦指,他們希望於活動期間維持開放的氣氛討論性,但有學生連「性暴力」三字也說不出口,為此感到尷尬。她慨嘆:「如果對於性有很多忌諱,標籤談性就是性開放、有很多性經驗,這些想法都無助我們繼續討論。」

陳雪儀認為,現時的性教育內容粗淺,只會解釋生理構造,授課老師亦欠缺培訓,成效有限。不少團體都希望性教育可獨立成科,內容配合不同年紀同學的需要和發展。她強調,老師是最接近學生的人,假如老師受過基本培訓,對性騷擾等問題較敏感,便可發現行為異常或正經歷性暴力的學生,從而阻止事件發生或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