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戶抗爭40年 非法集結罪的前世今生

社運的今昔之別

四十年轉瞬即逝,學者劉紹麟指,往昔的社運如油麻地艇戶事件,參加者的目標是希望為社會基層維護基本權益,爭取基本權利,例如為艇戶爭取環境合理的居所。現今,參加者的焦點多涉及政治層面,著眼爭取更多的政治權利,例如普選,以至挑戰政權,兩者的訴求十分不同。

從四十年前為艇戶爭取上岸,以至後來成立工人健康中心 ,一直關注基層工人健康的余德新認為,以前社運的本位是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參與社運的人只是協助他們發聲和爭取應得的權利;而現在社運則從參與者自身本位出發,提出的都是參與者自身的訴求 。

四十年後的今日

事隔四十年,被留案底的11人各有路向。甘浩望神父和陳順馨繼續在前線參與社運抗爭,前者關注基層需要,後者則關注社工權益和鄉郊保育。然而,亦有人退下火線,開闢其他道路。

余德新雖然一直關注社會基層和社會發展,但坦言因惰性和家庭責任,不再像以前那樣投入並積極參與類似活動。羅志偉認為自己仍然關心時事,但因為年紀、家庭責任等因素,在艇戶事件後,已再沒參加社運。

如今回看,案底雖令余德新的求職路變得曲折,但他矢言無悔:

「我做的事有什麼錯呢?沒有啊。我只是協助連基本權益也欠缺的人爭取他們需要的東西。」

至於羅志偉,艇戶事件的案底對他影響不大,但如果可以再選一次,他仍會踏上旅遊巴嗎?羅志偉爽快回答:

「可能真的不會了,我一直瞞著家人,真的怕他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