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於文理科的抉擇

編輯│楊穎欣 記者│蕭捷輝  攝影│楊穎欣 孫綺羚

122edu_00教育局於2009年推行新高中學制時,開放了所有學科,以「自助餐」形式讓學生挑選心儀的科目,打破了以往舊制文理分流的格局,鼓吹「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學科組合彈性大大提升,卻出現了學生選修科目時側重於理科的現象。

翻查過去的教育局統計資料顯示,修讀文科人數於六年間不斷減少,中國文學、中史和歷史三科的退修人數亦不斷上升。對部份學生而言,文科為他們升學帶來了限制,而文理兩科思維模式大相逕庭,學生縱使對文科亦有興趣,亦不敢文理合修,結果只能在高中和大學修科時,於文理之間徘徊、抉擇。

選修文科學生人數 不斷下跌

根據教育局於2010年至2014年的《新高中課程調查》顯示,選修文科人數一直下跌。在首屆新學制,中國文學已非受學生歡迎的熱門科目,其選修人數只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六。然而直至2014年,該科人數更下跌至僅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同樣地,歷史科和中史科亦面對相同的命運,每年退修率是理科科目的兩倍。而隨著學生修讀人數不斷下降,全港開辦這三科的學校數目減少了三至四十間,使之陷入惡性循環。

熱愛中國文化 卻選修理科

黃錦鵬坦言自己理科出身,即使平時有涉獵中國文化書本,仍要多花一個學期學習文學賞析的技巧和思維。(孫綺羚攝)
黃錦鵬坦言自己理科出身,即使平時有涉獵中國文化書本,仍要多花一個學期學習文學賞析的技巧和思維。(孫綺羚攝)

文科選修人數下跌,就是修了也會退修,並非因為學生不喜歡文科。就讀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的黃錦鵬自小喜歡中國文化,其興趣主要源自一位小學老師,他指當時老師在上課時談到《易經》和《六十四卦》等中國文化知識,引起了他的興趣,及後他開始借閱相關書籍,包括漫畫版的《莊子》、《孟子》,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油然而生。

然而,他在中三初次接觸生物、物理和化學等理科時,亦產生興趣,多番掙扎下,最後選擇生物、化學和經濟作為選修科。對當時選擇文科還是理科,他表示已大概心中有數,原因是學校並未有開辦中國文學,因此眼前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只有中史科,但仍猶豫不決。「我自己到交選科表前一刻都仍在抉擇,雖然已經有大概的(選科)方向,但心裡仍然『十五、十六』。」最後,他認為初中的中史已經把先秦至民國的歷史教過一遍,因此在高中若重覆學習,害怕會有點乏味,因而最終決定選擇理科。

122edu_10選修理科 出路較多

無獨有偶,現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歐洲研究(德文)系二年級的蘇凱婷於中三時亦曾考慮過修讀全文科或是全理科。她為此考慮了半年。她當時心中有兩個選擇,選擇一是修讀理、商科,即物理、化學和經濟;選擇二是全文科,包括中史、歷史等科目。然而她考慮到在中學選修文科的出路會較理科窄,「全文科的出路不是很多,因為當時未決定將來入大學的後路,如果有理科,在大學裡可以文理都能選擇。」

她本對歷史科感興趣,然而在初中時試過中史、歷史與科學合修,發現文理科無論在思維還是溫習方式都大相逕庭,未能適應。基於初中的文理合修失敗的經驗,她並未有把歷史科與理科共同選修,而她最終放棄了歷史,選擇了理、商科的科目組合。

繼續閱讀,請轉下頁:
兜兜轉轉 考入文學院
棄舊制綑綁式選科 學生選科全憑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