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的蔡德基醫生指,癡肥和過瘦人士的骨質密度容易偏低,有較大風險患上骨質疏鬆,故應加倍留意其生活和飲食習慣。要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就要從小開始儲備骨質,和儲錢的原理相若。人體透過吸收鈣質、維他命D以及運動強化骨質,到了三十歲骨質密度會到達頂峰,三十歲後,骨質開始流失,及後無論做甚麼,也無法再補充骨質。女性更年期停經後,體內雌激素下降,使骨質流失得更快。因此,骨質就像一個儲蓄戶口,若年輕時儲蓄不足,老年便容易「透支」。
都市人生活習慣 增骨質疏鬆風險
蔡醫生又提到,現在愈先進的地方,骨質疏鬆和骨折病發率愈高;愈落後的地方,病發率愈低。在亞洲,較先進的地方如香港和新加坡的骨質疏鬆情況就較泰國和馬來西亞嚴重,這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城巿的發展大大降低了人民的勞動性,使人缺乏運動,如香港人上班大多使用交通工具,泰國人則多步行。人們習慣乘電梯,閒時只會坐著玩手機,再加上「愛靚不愛命」的減肥思想,使飲食習慣失衡,種種因素導致人們未能在年輕時儲備足夠骨質,使骨質疏鬆漸趨嚴重和普遍。
預防勝於治療
鄭教授指陽光、水份、飲食、睡眠和運動是預防骨質疏鬆的五大元素。現代人不良的生活習慣令他們成為骨質疏鬆的高危一族,若不趁年輕時儲備骨質,老來便容易患上骨質疏鬆。而且,骨質密度有部份取決於遺傳因素,為了自己和下一代,我們更應把握黃金三十年,及早改變生活習慣,注重骨骼健康。
預防骨質疏鬆小貼士 |
陽光:每天皮膚最少百份之九(相等於一整條手臂的面積)接觸溫和陽光二十分鐘 |
水份:每天八杯水 |
運動: 每星期三至四次,至少三十分鐘的負重運動,如跑步、踏單車和跳繩 |
睡眠:每晚最少六小時 |
飲食:每天攝取一千毫克鈣質最為理想,一杯鮮奶已有三百多毫克的鈣質,多吃豆品和深綠色蔬菜。避免吃高鹽份的食物,保持均衡飲食 |
骨骼的發展共分為四個階段:
不同階段 | 年紀 | 骨骼的發展 |
儲蓄期 | 0-30歲 | 建立強健骨骼的最好時機。 |
鞏固期 | 30-50歲 | 到達骨質密度的高峰期,骨質密度不再增加並逐漸流失。 |
流失期 | 50-80歲 | 女士收經後,骨質密度會加劇流失。男士的骨質密度亦會隨年齡增長逐漸流失。 |
透支期 | 80歲或以上 | 因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及骨折。 |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