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洪寶瑩 撰文│李啟雋
五個月了,我遊走於美國幾個大城市,雖仍未能了解整個美國的面貌,但於費城仍感受漸深,故將所見所聞筆錄下來,望與大家分享。其中最讓我「眼界大開」,又有所深思的,是美國的「肥胖現象」。這個現象,雖未必能套用於每位美國人身上,但至少也是美國人大體的情況。
縱觀一般美國人的身型,大概有兩種。第一種,是「極壯」,所佔比例不多,但大多屬年輕男性,他們身高約兩米,肩膀、手臂、胸膛和腹腔都有結實的肌肉和線條。至於大小腿,就像麥兜形容黎根的腳,「成碌節瓜咁粗」。
相對而言,較常見卻是「癡肥」那一種,這些人雖然與「極壯」的人同樣高大,但卻頂著一個「大肚腩」,掛著「雙下巴」,驟眼看已覺得超過二百磅。筆者認為這兩種人都是屬「極肥胖」,分別在於兩者誰有運動。因為那些極壯的年輕學生,大多在學校裡常健身,又會參加數項運動,特別是美式足球和籃球,使原來肥胖的身軀變得健碩。相反,大部分已於社會工作,或不大注重運動的美國人,便容易變得癡肥。
快餐可口
誰能抗拒這引誘?
這個「肥胖現象」與美國的飲食習慣有莫大關聯。在美國常吃的食物,都是香港俗稱的「垃圾食物」(Junk Food),如著名的麥氏、肯氏快餐。但這些垃圾食物,在香港的質素,遠遠不及美國的好──美國的垃圾食物,大多是即叫即製,用料十足,費城著名餐廳Jim’s Steaks的芝士牛排漢堡(Philly Cheese steak),便是一例。美國的垃圾食物,味道很好,水準一流,因此很受大眾歡迎。
費城也有很多「Food trucks」,像流動的小賣店,在街上出售形形色色的美式食品。也有不少正式餐廳,售賣各種潛艇三明治、熱狗、餡餅、薯條,味道不俗,款式應有盡有,令人難以抗拒這些含極高熱量的垃圾食物。當美國人長久以來,都活在這種飲食習慣之下,身型大多只有那兩條極端的路可走:有運動的,便是極壯的「A&F大隻囝囝」,像大家在中環旗艦店看到的男模特兒,肌理分明;沒運動的,就唯有落得癡肥的下場。